大毗婆沙论一百卷十页云:问:若尔;外道及诸声闻,亦有比智;与佛何异,而舍利子以此赞佛无上德耶?答:应知比智,略有三种。一、外道,二、声闻,三、佛。外道欲观诸宿住事,若观欲色界;或二万劫不见,或四万劫不见,或六万劫不见,或八万劫不见;便谓断灭。声闻欲观诸宿住事;若观欲色界;二万劫不见,便谓彼生空无边处。而彼或生上地,寿量不尽而死。若观欲色界;四万劫不见,便谓彼生识无边处。而彼或再生空无边处,或生上地,寿量不尽而死。若观欲色界;六万劫不见,便谓彼生无所有处。而彼或三生空无边处,或一生半生识无边处,或生非想非非想处,寿量不尽而死。若观欲色界;八万劫不见,便谓彼生非想非非想处。而彼或四生空无边处,或再生识无边处,或一生一分生无所有处。世尊欲观诸宿住事,若观欲色界命终时心,或结生时心;即如实知如是有情,当生空无边处,或从彼殁。如是有情,当生识无边处,或从彼殁。如是有情,当生无所有处,或从彼殁。如是有情,当生非想非非想处,或从彼殁。于此四处,或寿量尽而死,或寿量不尽而死;皆如实知。是故外道比智,谓彼断灭。声闻比智,或如其事,或不如其事,佛比智,明净胜妙,皆如实知。内法异生及诸独觉比智无色诸宿住事,如诸声闻,应知其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文字能诠般若之法,又文字之性空寂而本来解脱,故为般若。...【现观道】 p0951 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现观道者:谓七觉支。由此最初各别内证,觉眞理故。...(一)小乘之修行;相对于大乘之行法,故称小行。 (二)小便之异名。又作小解、小遗。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三○○上...(术语)即戒律。以毗尼藏之所诠是制止邪非之教故也。南山戒疏一上曰:教由制兴,故名制教。...法句经说,有慈悲心的人将获得十二种的利益,即: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不丧...(杂名)天竺国。有伽蓝名招提。其处大富。有恶国王利于财。将毁之。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停毁。自后改招提为白马。...【断有五种】 p1416 显扬三卷十六页云:论曰:果断有五种者:谓诸果中断有五种。一、诸缠断。谓由四种对治故;远离...位于须弥山及铁围山间之七座山,其山悉由金宝所成,故有此称。七者即:(一)逾健达罗山(梵 Yugajdhara),绕须弥之...(术语)我所有之略,自身为我,自身外之万物谓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注维摩经五...【和须蜜多】 亦云婆须蜜多。西域记云:伐苏蜜俎多,唐言世友;旧曰和须蜜多,讹也。观法师云:亦翻天友,随世...(杂语)昏夜是鬼神所食之时。四食时之一。见三藏法数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所有的...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时候,我们不是应该胡思乱想,...【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记载,玄奘大师开始翻译《大般若经》时,此经梵本总有二十万颂,玄奘大师准备接受...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想自杀的烦恼可治也。 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从前,有一个非常强壮的伐木工到一位木材商那里找工作,并得到了一份工作。报酬相当不错,工作条件也很好。因此,伐...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除了在人间的时候,最后说不出来话。咱们看见很多的病苦,大家...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这个每一个宗教,不是讲爱就是讲博爱,要不然就是讲慈悲。那么我们要从人的最底处的地方谈...
宿住随念智有三种
【法相辞典】
【宿住随念智有三种】 p1024
上篇:宿作因论 | 下篇:通达转 |
(喻)只听一句话便能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