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须弥山及铁围山间之七座山,其山悉由金宝所成,故有此称。七者即:(一)逾健达罗山(梵 Yugajdhara),绕须弥之山,高四万由旬。(二)伊沙驮罗山(梵 īsādhara),绕逾健达罗,高二万由旬。(三)朅地洛迦山(梵 Khadiraka)。(四)苏达梨舍那山(梵 Sudar?ana)。(五)頞湿缚羯拏山(梵 A?vakarna)。(六)毗那怛迦山(梵 Vinataka)。(七)尼民达罗山(梵 Nimijdhara)。此七座金山,依序绕其前座,高度亦为前座之半。然长阿含经卷十八、起世经卷一等所载相异。[瑜伽师地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 p10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三类境中之性类有五种不随之义:一、性不随,二、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四、三科不随,五、异熟不随。...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而得不还果之圣者,再起欲界之烦恼而退堕者,称为离欲退。[俱舍论卷六、卷二十一] p6717...(界名)饿鬼之世界,曰饿鬼界。十界之一。...【离生喜乐】 p1426 瑜伽三十三卷九页云:所言离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术语)称有相悉地。大日经七曰:依随经教已满足,志求有相之义利。真言悉地随意成,是名世间具相行。...一切计生者,不出四种,所谓四不生,破一切生计也。 一、不自生 不自生者,万物无有从自体生,必待众缘,复次...又作策发师。系沙弥受具足戒时,策励沙弥发心之戒师。为十师之一。弘戒法仪卷上(卍续一○六·四九八下):“引请两...指于一法上论非有非空之中道妙理,乃法相宗所立中道之一义。与“三性对望中道”对称。法相宗以遍计所执性为妄情,故...【归依佛】 p1417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八页云:诸归依佛者,何所归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行事钞·足数众相篇:“初明是净僧,相违故不足者,四分,不足数中,所为作羯磨人、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处、别住...【意乐加行】 p1208 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意乐加行者:谓卽利益安乐意乐、日夜增长。...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人人都想拥有美丽的相貌,但是有时事与愿违,为什么?恋爱中的男女,总是借着外在的物质表达内心的想法,但是外在的...
佛经告诉你,有时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爱才入胎。他说我们这一生作人,悭吝,整人,但是其它方面人品还好,来生还作...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作家法。随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亲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
一、前言 一般介绍药师法门时,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修持药师法门有添福增财的功德,因此也有人称药师佛为佛教中的财神...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叫做六度总修(台语)。意思是你若卖命...
七金山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花八裂 | 下篇:七垢 |
【三种觉悟所知】 p0203 瑜伽十四卷五页云:又有三种觉悟所知,能令三乘出离众苦。一、从他闻音种类。二、内正思惟...
五种不随
离欲退
饿鬼界
离生喜乐
世间具相行
四不生
策发阿阇梨
一法中道
归依佛
不足数四分六人缘不足
意乐加行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用反作用力来改造相貌

情欲越淡层次越高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所言黑影, 非佛菩萨之影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