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中国僧人。俗姓胡,名显珠。湖北黄冈人。幼习医学。后于南京观音寺出家,于大通莲花寺受具足戒。曾历游名山,遍参知...指生死之世界。为“彼岸”之对称。彼岸,则指涅槃而言。注维摩诘经卷九(大三八·四一○下):“此岸者生死也,彼岸...乃善信经中所载,能驱毒避邪之神奇树木。据云有神药树,名摩陀祇主厌,时天下万毒,不得妄行。有大神蛇,身长百二十...(术语)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也。为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定之八定地。...【非福行】 p0712 法蕴足论十卷五页云:云何非福行?谓诸不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不...为东汉时代之译经目录,曹魏朱士行编录。于现存佛典中,最早援引本书者,为隋代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然于历代三宝纪...(术语)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第六观也。观宝地宝树宝池,观宝楼阁,而观报土之全体终,故谓为总观想。见观无量寿经。...【悦耳】 p0946 集异门论十卷十页云:悦耳者:谓所发语、能令闻者、利益安乐;是名悦耳。...(譬喻)以病床譬三界之苦处。智度论七十一曰:从三界床起,我当作佛。...(一)山西五台山之别称。此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无炎暑,故称清凉。[华严探玄记卷十五](参阅“五台山”1192) ...亦名:余语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云,余语者,云汝向谁说,为论何事等,一切吉罗;作白已,语者堕。恼他者,...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满。太好了,你看,念这一句佛号,可以得到这么大的利益。有的...◎弥勒信仰 农历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圣诞,中国佛教徒于当天举行法会庆祝。 弥勒信仰是以未来佛──弥勒菩萨为信仰...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贫人、乞丐来求索财物,皆能随心满愿,并帮助苦难之人远离厄难...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摸不着,而蕅益大师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有时真怕...问: 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师答: 第一,念佛念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依然能够忆佛念佛,所有的梦境...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念。 譬如说:我右手边这个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因为他心法...节录《善生经》(中阿含) 丈夫对待妻子的五个要点: 一者、怜念妻子,(事事体谅体贴妻子) 二者、不轻慢,(尊重妻子,...
唯识三十颂科判方法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三十颂科判方法】三十颂是五言四句的颂文三十首所组成,为学习唯识必读之书。本颂内容,以一切法唯识所现。即以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为宗。先破小乘外道,继明唯识之理。以文科判有三种判别方法:一、以相、性、位三分科判,即一明唯识相;二明唯识性;三明唯识位。在《唯识三十颂》的颂文中,初二十四颂是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是明唯识性,最后五颂是明唯识位。二、以初、中、后三分科判,在《唯识三十颂》的颂文中,初一颂半为初分,次二十三颂半为中分,后五颂为后分。三、以境、行、果三分科判,初二十五颂是明唯识境,次四颂是明唯识行,最后一颂是明唯识果。
上篇:唯识三十颂 | 下篇:唯识三十颂科判大纲 |
(一)位于北平广安门内。创建于辽代,明初塌毁。宪宗成化二年(1466),周太后之弟吉祥于此出家,故重修旧寺,改名慈...
月霞(1858~1917)
此岸
神药树
生得定
非福行
朱士行汉录
总观想
悦耳
三界床
清凉山
余语恼他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弥勒法门的介绍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怎样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