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于接受他人之礼遇时,亦给予对方同等之对待者,称为回礼。又作还礼、复礼。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游方参请条(大四八·...羯磨疏·诸众自恣篇:“行解具故,名为大德。”(业疏记卷二一·二一·一九)...【增上心体】 p1315 摄论一卷一页云: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饿鬼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诸处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常受饥饿,其苦无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槃陀】 此云二十八肘,华严大数增至百二十五。见阿僧祗品。...比喻结使烦恼。烦恼流于生死(此岸)与涅槃(彼岸)之间,故称中流。注维摩诘经见阿佛品(大三八·四一○下):“...(印相)四种拳之一。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指出现于外者。又名指在外拳。见大日经疏十三。又曰坚固缚,金刚缚,又曰...(人名)名梵琦,字楚石。得法于元叟端,住持天宁永祚寺。明洪武三年寂,寿七十五。国初第一等之宗师也。见续稽古史...禅林用语。谓一方面扶持之,一方面又压抑之;乃形容禅师指导修行僧时自由无碍之机法。从容录第二十二则(大四八·二...为“不随心转”之对称。三种律仪中,别解脱律仪称为不随心转;静虑律仪(定共戒)与无漏律仪(道共戒)称为随心转。...(杂语)Kukkuṭa,又作究究罗,拘拘罗。译曰鸡声。玄应音义二曰:究究罗,此是鸡声也。鸠鸠吒,此云鸡。按罗或作啰...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你有好多毛病,不降你的罪就是好的,还想找感应、还想讲感应啊...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识,有时是指同一名称,如八识又称八心王。心即是识,识即是心...食肉具有危险性的个主因,就是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那么尸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在动物的...
一日,佛子罗睺罗等五十位沙弥,听闻佛陀讲述波斯匿王的皇后与五位扇提罗石女侍从之间的宿世罪报因缘。 新出家的沙...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
「无常」的道理大家虽然常听,但却很难体会这两个字更深层的道理;就算能体会,也很容易忘记。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为了彰显自己的名声,连续五年,不惜竭尽家财,以外道祈福之法...
大家在同一个道场,熏修、共修,非常好。为什么?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修行,可能种种懈怠放逸往往会现前;如果是一个共...
非福行
【法相辞典】
【非福行】 p0712 法蕴足论十卷五页云:云何非福行?谓诸不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诸异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业异熟果故。是名非福行。
上篇:非福业 | 下篇:非实语 |
(譬喻)水中之月也。以譬诸法之无实体。大乘十喻之一。智度论六曰: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镜...
回礼
大德
增上心体
饿鬼道
槃陀
中流
外缚印
楚石
一手抬一手捺
随心转
俱俱罗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刚信佛时很灵,信久后为何就不灵了
心识如何生
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看花开花谢--善用身体过秒关
佛为长者说四种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