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亦名:作法界三别、作法摄僧界分齐 子题:有场大界四处集僧、小界无外可集、说恣内外俱集、无场大界二处别集、有场...日本圣德太子撰。乃法华义疏四卷、维摩经义疏三卷、胜鬘经义疏之合称。又作三经疏释。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六册。选释...禅宗公案名。隐峰禅师立倒示寂之故事。据景德传灯录卷八邓隐峰章载,隐峰将示寂,先问众云(大五一·二五九下):“...【眼见同地及异地色】 p1000 集论一卷十四页云:若生长彼地;卽用彼地眼,还见彼地色耶?或有卽用彼地眼、还见彼地...戒的相状差别,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是三百四十八戒是。...【三种自性与三种无自性性】 p0224 瑜伽七十四卷一页云:复次三种自性,三种无自性性。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术语)攀缘境界,思虑事物之心。即眼耳乃至阿赖耶八种之心识也。又曰虑知心。梵名质多。四种心之一。止观一之上曰...乃日本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五。全称拔业因种住心。即由观十二因缘而至灭除无明种子之缘觉之住心。业,指善、恶二业...(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指荼毗后之遗骨;或指经荼毗后,将遗骨分置多处者。如释迦佛之舍利,为碎身舍利。另如多宝塔中之多宝佛舍利则为全身...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属于十七种国土庄严之一。谓庄严极乐净土之种种珍宝皆悉柔软,能令触者得胜乐功德。出于天...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沙弥心血来潮,想到郊外走走。他远眺普陀山最高峰,心想普陀...
现在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能跟三宝结合起来。还有,大家学的都是大乘究竟了义法,了义法就是要明心见性,晓得一切诸法...
1937年5月初,梦参法师持青岛湛山寺倓虚法师之函,到厦门万石岩万石禅寺邀请弘一法师赴青结夏安居,讲律弘法。弘一...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在妄想当中,他就如冷坚冰。诸位你想想看,是坚冰把热汤消灭,...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 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在朝拜五台山时得到文殊菩萨示现,为其指点迷津。文喜禅师前...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以后,接下来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勤有四个法门,使令我们不断的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种...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所通晓的是道义,而小人所看重的是私利。孔子的这句话影响了...
唯识三十颂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三十颂】全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又作《唯识三十论》、《唯识三十论颂》、《三十唯识论》等。在‘本十支’中称为高建法幢支。世亲晚年造三十颂,未造释论而入寂,此后亲胜、火辨等十大论师,各为三十颂造释论,玄奘游学印度时,将十家释论携之回国,糅合十家之作而译为《成唯识论》。
上篇:唯识二十论述记 | 下篇:唯识三十颂科判方法 |
位于广东宝安县南。又称屯门山,即今香港青山。山上有青山寺,大雄宝殿后现存有杯渡岩,杯渡禅师之石像坐于岩中。据...
摄僧作法界分齐
三经义疏
隐峰倒化
眼见同地及异地色
戒相
三种自性与三种无自性性
缘虑心
拔业因种心
甚深
碎身舍利
触功德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一天从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么念头

弘一大师弘法的三个约定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净界法师:对恶法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