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一)(346~417)东晋僧。鸠摩罗什之门人。陕西蓝田人。年二十出家,研习内外诸典,多所通达。鸠摩罗什入关后,师即...(术语)身者积聚之义,二名积集,谓之名身。三名已去,谓之多名身。...亦名:院相不周净、篱墙不周净、不周净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篱墙不周净。四分云,半有篱障;多无篱障;都无篱障...(术语)持怨仇念之亡灵也。...欲爱和法爱。欲爱是凡夫们对五欲的贪爱;法爱是菩萨们对正法的喜爱。...【引彼空住】 p0377 瑜伽九十卷十八页云:引彼空住者:谓如有一、若行若住,如实了知烦恼有无。知有烦恼,便修断行...禅林用语。随于机宜自由自在转变词锋之语,称为转语。于禅者迷惑不解,进退维谷之际,师家为令禅者颖解,蓦地翻转机...(职位)禅林之职名。副参之候补者也。...【出离地建立】 p0483 瑜伽七十卷四页云:复次依六出离,应知建立诸出离地。何等为六?一、不随顺出离。二、阙出离...全一卷。南宋沙门士衡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记述天台宗九世祖师之传记。九祖即:高祖印度龙树、二祖北齐慧文、...(名数)楞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三行空,三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无行空,...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我们所到的任何环境,都应看作就是我们自己。坐飞机时,飞机是我们的环境,也就是我们自己;坐车子时,车子是我们的...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的净土也不同吗...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中有一摊是杀猪卖肉的,这位屠夫每天在市场卖猪肉,看到许多人...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如《圆觉经》云: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问: 为什么说十方世界的庄严都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庄严相媲美? 道安法师答: 诸佛在因地发的愿有总有别,总愿即四弘...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 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
问: 持八关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缘破戒了,又没有师父好发露忏悔,我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你要注意了:如...
唯识二十论述记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代窥基撰,又作《唯识二十识疏》。这是世亲所造《唯识二十论》(玄奘译)的注释书。
上篇:唯识二十论 | 下篇:唯识三十颂 |
【极七返有补特伽罗】 p1199 瑜伽二十六卷四页云:云何名为极七返有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已能永断萨迦耶见、戒...
道恒
名身
摄食界院相不周净
怨灵
二爱
引彼空住
转语
望参
出离地建立
天台九祖传
七空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圣严法师《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了幻法师: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
为什么十方世界难与极乐世界相媲美
群牛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