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四页云:复次依六出离,应知建立诸出离地。何等为六?一、不随顺出离。二、阙出离。三、家出离。四、不圆满出离。五、下地出离。六、萨迦耶出离。不随顺者:谓五种依止。一、趣不随顺。二、生不随顺。三、精进不随顺。四、障不随顺。五、爱乐不随顺。阙者:谓阙四种缘。一、亲友阙。二、听闻阙。三、隐没阙。若教,若证,皆隐没故。四、施主卧具阙。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大众部、根本二部、上座部、大迦叶结集处、迦叶结集处、上座部结集处、无学结集处、大众部结集处 戒本疏·解...(术语)禅定行之害正道者。如为使役鬼神而修禅定也。止观八曰:得于魔禅,味于鬼法。...(术语)Anāgāmin,阿那含之旧称。智度论三十二曰:阿那名不,伽弥名来,是名不来。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界无色界中...指佛从眉间白毫相发放出来的光。...【二十二根】 p0028 瑜伽九十八卷八页云:略由六处增上义故;当知建立二十二根。何等为六?一、能取境界增上义...【如来十号】 p0576 瑜伽三十八卷三页云:又诸如来、略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何等为十?谓薄伽梵、号为如来...(术语)菩萨十戒之一。菩萨自保净戒而不犯,为众生说妙法而使不犯戒也。...(术语)不拘甲乙请诸方名宿使住持之,名十方刹。梵语谓寺院为招提。即此义也。...【死生通】 p0618 杂集论十四卷三页云:死生通者:谓依止静虑,于观有情死生差别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出自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为十地之异名,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杂名)谓于佛经造论释而弘通之之龙树天亲等诸菩萨也。正信偈曰:弘经大士宗师等。...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工作,你的心里思念地藏菩萨或者缘念三宝,这能做得到。你把念...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应。 3、不搞个人崇拜。 4、不宣扬没有验证的念佛感应和往生事...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面对不同的对境时,这两者的运用是不是应该有所侧...
【原文】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则多多皆属堕落恶道。欲再得人身,实非易事。汝今既能知非...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上座比丘聚集在斋堂讨论着:诸位比丘!您们认为当六根接触六尘...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多亲戚朋友,并地方名人贵宾来吃饭。当时该地方的餐食以牛乳为...
《阿弥陀经》讲三种庄严:池水、宫殿、莲华,它的重点在莲华庄严。因为你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受生的第一个处所,是...
出离地建立
【法相辞典】
【出离地建立】 p0483
上篇:出离有七种 | 下篇:出世第一法 |
敬称杭州天竺灵山寺僧遵式。师住持灵山寺时,尝建金光明忏堂,修金光明忏,撰金光明三昧仪等,有关忏仪之著作甚多,...
二部
魔禅
阿那伽弥
眉间光
二十二根
如来十号
无毁犯戒
十方刹
死生通
十地心
弘经大士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

六根与六尘
牛腹蓄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