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具杜多行与具净戒行差别】 p0825 发智论十八卷十七页云:如说我弟子中,大迦叶波,少欲喜足,具杜多行,薄矩...亦名:百一诸长、百一物、随供具 子题:键[金*咨]]、屩 资持记释云:“百一供身,谓时须要用者,加受忆识二俱通许;...(术语)我法二者仅存迷情之见,于理为无体也。即遍计所执性。...指没有情识活动的矿植物,如山河大地及草木等是。...(术语)比丘比丘尼。受持之小乘戒也。显扬大戒论序曰:保执者自谓,除非小律仪更无大乘戒。...相当于无漏心。即出离俗世之菩提道心。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九上):“亦熏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盛,展转乃至生出...【非业为因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业为因法云何?谓已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初无漏思,及诸余异生,定...【引摄自身利养义利】 p0378 瑜伽一百卷三页云:引摄自身利养义利者:谓若诸利养、体是清净;是名真实。若诸利养,...【钵多罗】 此云应器。发轸云:应法之器也,谓体色量三,皆须应法。体者,大要有二:泥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赤...意为护身佛盒。指藏蒙佛教徒所用内装小佛像或护身佛咒之金属小盒。一般挂于胸前,亦可斜挂身旁或置于衣内。四品官以...【佛记弟子双双第一】 p065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九卷十三页云:问:何故世尊说诸弟子,双双第一?尊者世友说曰...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抢夺过来,让它变成自己的,但这是「动物性的竞争」。人类的...
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悟中的三关相比,是最起码的基本功,所以称之为小三关。...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行化。在这里,佛陀遭到一伙流氓的恶骂,这是任何...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过去,天人和阿修罗们常常为了争夺酒色而征战,这天,他们又准备要打仗了,天王释提桓因告诉天子们:如果我们得胜,...
【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或有众...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
三业假实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三业假实】身、语、意三业,在唯识学上有假、实之分。身、语二业有假实二种,意业唯为实之一种。即:身业之假法:为取舍伸屈等身形之表色,此摄于十二处的色处中。语业之假法:为音声之屈曲,此摄于十二处的声处中。意业唯实无假。
上篇:三业 | 下篇:三摩地 |
(天名)金刚界曼荼罗中四执金刚神之一。【又】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众也。位于西方。【又】胎藏界曼荼罗...
具杜多行与具净戒行差别
百一供身
情有理无
无情
小律仪
出世心
非业为因法
引摄自身利养义利
钵多罗
格乌
佛记弟子双双第一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推荐】初修定者须过好「三关」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免受外力夺走精气、被外力所害,要用这个方法
帝释桓因修忍辱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不变应万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