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百卷三页云:引摄自身利养义利者:谓若诸利养、体是清净;是名真实。若诸利养,体是清净,而堪要用,非无所用,徒多贮畜,凡百资缘。如是名为能引义利。若诸利养,不过于时堪住受用;是名应时。若诸利养、其余苾刍亦现引摄;是名有伴。即此有伴,非引破僧,名离破僧。若所引摄利养义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以无染心,应当受用。如是引摄利养义利,名为无罪。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僧侣行脚时,每以竹筒盛其度牒,以便随身携带。自唐武后始,天下僧尼隶属尚书六部中之祠部,度牒乃由祠部所发,故以...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之民间宗教首领。祖孙数代均在山西、四川等地传教,参与白莲教之起事活动,更因而...指诵出佛陀所说教法,并将之结集成经典之佛弟子。在佛陀诸弟子中,阿难与迦叶等当其大任。一般而言,经典以最初“如...(术语)梵语优婆塞Upāsaka,译曰信士,又曰清信士。受三归五戒得清净信心之男子也。...梵语 asta vibhaktayah,巴利语 attha vibhattī。乃指梵语中名词、代名词与形容词语尾之八种变化。又作八转、八声...【引摄不善】 p0377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引摄不善?谓行身语意诸恶行已;于恶趣善趣,引摄不爱果异熟,或引或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故常告诫勿起疑惑,称为诫疑。据八十华严经卷六十载,如来能永断一切众生之疑,随众生各自心之...又作有性阐提。阐提,原指断除善根、永不得成佛之根机。大悲阐提则谓大悲菩萨起大悲心,怜悯一切众生,发愿度尽众生...就法相唯识而言,宇宙万有可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种,若以前四者观之,则一切“相”...(杂语)如来之权谋,巧协于时机也。灵芝弥陀经疏上曰:权巧赴机,行法非一。...锡兰系位于印度半岛东南海外约三十二公里之岛国,梵名 Sijhala,音译僧伽罗,意译执师(狮)子、师子胤、师子,我...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问: 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记发菩提心与念死。但是有佛友指出弟子念佛的心太紧了,应该放...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匠,融通宗门教下,先挑临济法脉,后因病苦舍禅归净,临终预知...
问: 弟子生不起来惭愧心和忏悔心,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忏悔法门在佛法的修学里边是入道的法门。有惭有愧是...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公谈恋爱的时候,我的婆婆因病去世了。按我们的习俗,家里有...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万天子得到了圣果。众比丘禁不住赞叹:善哉!善哉!世尊以殊胜...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脑虽然能够收纳种种信息,用各种方程式来说明事物的千变万化,...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我们白天是...
法爱,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认为自己的法很了不起,生贪着心,法爱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修行,或者是自己的法门最殊...
引摄自身利养义利
【法相辞典】
【引摄自身利养义利】 p0378
上篇:引摄义利遍知 | 下篇:引摄他身出罪义利 |
元代僧。生卒年、生平皆不详。曾住韶州(广东曲江)风幡报恩光孝寺。至元二十八年(1291),校雠三种坛经异本,订正...
祠部筒
李福达
经家
清信士
八转声
引摄不善
诫疑
大悲阐提
识实性唯识
权巧
锡兰佛教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血肉施蚁的乌龟
心的比喻

为什么中医提倡五点钟早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