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近代于敦煌发现之佛教俗曲韵文文献,系流行于唐代之佛教俗曲之一。系以我国划分一日时间之十二支为单位,其文体形式...【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 p1118 因明入正理论云: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者:如立宗言;声是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勤...【法有四种各何因生】 p0765 俱舍论六卷二十二页云:此中何法,几因所生?法略有四。谓染污法、异熟生法、初无...(仪式)新书写经文而供养之之法会。其法会之表白,自解释其经文之题号及其大意,故用开题之名。...云何中不寂静苦?谓生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法界广大而无边际,无尽诸法存于其中,诸法无尽,故法界亦无边。...(术语)九种缘上界上地之惑也。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五者及见集所断之邪见,见取见,疑...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云,若比丘非时受食食,咽咽堕。非时浆明相出,七日药过七日,亦堕。尽形寿药无因缘服,吉...(寺名)在浙江四明山。初称保恩院,宋至道三年。法智大师知礼叹其颓弊,与觉圆共积十年之经营,遂重兴之,赐额曰延...【意识】 p1206 显扬一卷三页云:意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意根,与彼俱转,缘一切共不共法为境,了别为...(人名)高丽人。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有异相,顶有肉髻,眉长五六寸。乾祐顷来汉土,至天台山云居寺见韶国师,又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常常去打架,打劫人家的财物。他的一个舅舅是一个佛弟子,看...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士、社会人士满口都是现在的佛教如何如何不堪现在的僧人如何如...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定它的特质?印光大师开宗明义,非常高屋建瓴地界定净土法门的...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宽 心 谣》 赵朴初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面是五戒十善,这是人。如果心里面是贪嗔痴慢、是杀盗淫妄,那...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做种种功德给亡故的人是什么意思呢? 答:亡故的人如果是确已...
二种熏习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二种熏习】即相分熏与见分熏。唯识家谓七转识熏习第八识种子时,七转识的四分中,所缘的相分熏自分的种子及本质的种子,称为相分熏。熏习能缘的见分及自证分、证自证分之种子于第八识内,称为见分熏。换句话说,见分熏偏重于主观方面,相分熏偏重于客观方面。
上篇:二种资粮 | 下篇:二种转依 |
日本佛教用语。谓笼居于山中修行。入山修行之僧,称为笼山比丘、笼山僧。划定笼山区域之界限,与外界隔离,称为笼山...
十二时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
法有四种各何因生
开题供养
中不寂静苦
无边法界
九上缘惑
四药之时非时
延庆寺
意识
义通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众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园;罪福由此心,非前境过咎
烦恼都是自寻的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