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持者。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得当他一旬。善文史巧才制。年十八出家。与兄共伏事道安法师。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及安在襄阳遣远东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后适庐山。皆随远共止。持形长八尺风神俊爽。常蹑革屣纳衣半胫。庐山徒属莫匪英秀。往反三千皆以持为称首。持有姑为尼名道仪。住在江夏。仪闻京师盛于佛法。欲下观化。持乃送姑至都止于东安寺。晋卫军琅玡王珣深相器重。时有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善诵四含。珣请出中阿含经。持乃校阅文言搜括详定。后还山。少时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毗昙。于是四方云聚千里遥集。王珣与范宁书云。远公持公孰愈。范答书云。诚为贤兄弟也。王重书曰。但令如兄诚未易有。况复弟贤耶。兖州刺史琅玡王恭。致书于沙门僧检曰。远持兄弟至德何如。检答曰。远持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罗什在关遥相钦敬。致书通好。结为善友。持后闻成都地沃民丰。志往传化兼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乃以晋隆安三年辞远入蜀。远苦留不止。远叹曰。人生爱聚汝乃乐离如何。持亦悲曰。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兄弟收泪悯默而别。行达荆州。刺史殷仲堪礼遇欣重。时桓玄亦在彼。玄虽涉学功疏而一往神出。见持有邻几独绝尤叹。是今古无比大欲结欢。持既疑其为人。遂弃而不纳。殷桓二人苦欲留之。持益无停意。临去与玄书曰。本欲栖病峨嵋之屾观化流沙之表。不能负其发足之怀。便束装首路。玄得书惆怅。知其不可止。遂乃到蜀。止龙渊精舍。大弘佛法。井络四方慕德成侣。刺史毛璩雅相崇挹。时有沙门慧岩僧恭。先在岷蜀人情倾盖。及持至止皆望风推服。有升持堂者皆号登龙门。恭公幼有才思为蜀郡僧正。岩公内外多解素为毛璩所重。后蜀人谯纵因锋镝之机攻杀毛璩。割据蜀土自号成都王。乃集僧设会逼请岩公。岩不得已而赴。璩既宿昔檀越一旦伤破。睹事增悲痛形颜色。遂为谯纵所忌。因而被害。举邑纷扰白黑危惧。持避难憩陴县中寺。纵有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还过入寺人马浴血。众僧大怖一时惊走。持在房前盥洗神色无忤。道福直至持边。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悔流汗。出寺门谓左右曰。大人故与众异。后境内清怗还止龙渊寺。讲说斋忏老而愈笃。以晋义熙八年卒于寺中。春秋七十有六。临终遗命务勖律仪。谓弟子曰。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汝行住坐卧宜其谨哉。以东间经籍付弟子道泓在西间法典嘱弟子昙兰。泓业行清敏。兰神悟天发。并系轨师踪焉。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七支之作业也。...(印相)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曰:次结计里枳里印,以左大指压左小指甲上,余三指头拆开直竖,如三股杵形,右旋转三匝...【系属】 p144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于现在世所有六处,有希望;故名系属。...凡六十四卷。系奉日本后阳成天皇之敕旨,而完成于元和九年(1623)之汉诗集。为“五山文学”初期至江户初期集大成之...【净命圆满五种】 p1003 瑜伽一百卷六页云:净命圆满、亦有五种。谓能远离矫诈等、五起邪命法。如声闻地,应知其相...禅林用语。给与、支给、供给之义。“打”字,为动词,语意与打坐、打斋等之“打”字相同。禅门中,供给大众粥饭等,...梵名 Nandana-vana,巴利名同。音译难檀槃那、难陀。乃忉利天中帝释四园之一。位于须弥山顶善见城北面。又称欢喜园...佛菩萨暗中加被的意思。...(术语)对于果果而言。...一实相,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印,即信。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亦名:五戒分受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多宗局顿)若准多论,五戒三归,不具分受,则不得戒。纵引经证,谓持...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讲得太好了,心力...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羊祜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坐镇襄阳之时:一边屯田兴...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个是一体的── 一句佛号,信愿具足。关于这句话,我们再说明...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睒弥城东南瞿师罗富家长者所布施的林园中。 一天,婆磋国优填...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但是,真正的...
《黄帝内经》上面就讲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长寿的总原则。《黄帝内经》上面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著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愿生不动佛刹。佛告比丘...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
慧持(晋蜀龙渊寺)《高僧传》卷六
【佛教人物传】
上篇:慧远(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 下篇:慧永(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
【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0480 瑜伽二十六卷十二页云:云何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极七返有,家家,一间,中般涅...
七支业
结界印明
系属
翰林五凤集
净命圆满五种
打给
欢喜苑
冥加
因因
一实相印
五戒渐顿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

轮回故事:晋代名将羊祜找到前世遗物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就是三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