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七支之作业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他心智知境不如实】 p0488 唯识二十论十一页云:若唯有识,诸他心智、知他心不?设尔;何失。若不能知;何谓他心...(术语)阿阇梨之名,本通于一般之教师,后乃局于真言传授秘法之职位称号。大日经疏三曰:若于此曼荼罗种种支分,乃...【闻声起定】 p1263 大毗婆在论一百八十五卷十四页云:如说:尊者大目揵连言:具寿!我自忆住无所有处定,闻曼陀枳...(杂语)开放三衣之条而不相缝合之处也。四分律之衣有明孔,有部律之衣无明孔。释氏要览上曰:三衣叶上不刺合处,谓...(术语)比丘为男僧之梵名,罗汉比丘者罗汉之男僧。别于菩萨之男僧也。...真实不灭之义。含有永久、究极之意味。为“权”之对称。与“权”(方便权假之义)并称为“权实”。相关之用语有实教...指六界。十界分为凡夫与圣者二类,凡夫指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界,称为六凡。(参阅“凡夫”730...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分别。...(Tegh Bahadur, 1621~1675)印度锡克教第九代祖师。原名蒂格马尔(Tyag Mal),因于反对蒙兀儿王朝之战斗中屡建奇...【酒戒】 p0941 俱舍论十四卷十八页云:复以何缘、不于远离遮罪、建立近事律仪?谁言此中不离遮罪。离何遮罪?...【无色界受】 p1063 法蕴足论九卷十一页云:云何无色界受?谓无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色界受。...(印光大师校印本)...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子女一样。你看佛有多慈悲。所以学人常跟你们说佛看我们就好像...
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圣人之德,无非孝悌而已矣。...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考核内容是五堂功课的背诵唱念;不合格者,不予登记入单,严...问: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 从粗浅的事相角度来讲:一个人经济很好,也很肯布施,就说这个人很有...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因此,若能做到烦恼不生起,便不用著意于修行的细节...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法门,比方说你持戒了,比方说你研究教理了,比方说你修止...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代,这个时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后期,王室衰弱,名家诸侯对周天子大多是阳奉阴违,各自藏有私心,扩...
七支业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支 | 下篇:七支念诵法 |
(一)指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坚实心等四种心。此说初见于宗密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其后子璇之起信论疏笔削...
他心智知境不如实
真言阿阇梨
闻声起定
明孔
罗汉比丘
实
六凡
生死
得格巴哈都尔
酒戒
无色界受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在春节给父母磕个头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