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奇禅师。钟陵人。父江台。母徐氏。二十闻。无说能和尚乃有道之士。依之出家剃落。教看一归何处话。后得昱首座苦口提携昼夜拶逼。用心至其目如睹。其耳如听。字字明白句句历历。昼夜如一。遂得豁然。又见宝峰禅师。乃得印证。有语录行世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禅林用语。面墙而坐者,眼目局于一方;担板而行者,只见前方,不能见背后。于丛林中,引申为因无知而堕于偏见。从容...(术语)自佛陀心印而发之光明。大日经疏六曰:菩提印光。...(人名)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而自杀欲入无余涅槃之罗汉也。...【思心所】 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思是意志作用,《成唯识论》曰:‘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为华严宗所立“因六义”之一。系依准唯识家“种子六义”中之“恒随转义”而立。盖缘起之诸法,皆具空、有二义,真如...(天名)又作提多罗吒Dhṛtarāṣtra,即持国天也。四天王之一。须弥之半,第四层之东。为东方天主,守护东洲,故亦...对一切众生无远近亲疏的思想,是如来十八不共法之一。...即众生身中之三种魂识与七类魄识。三魂,指胎光业魂神识、幽精转魂神识、相灵现魂神识;七魄,指雀阴魄神识、天贼魄...(杂名)指旧华严经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偈曰: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佛最初以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法,教化众生,到最后皆教令成佛,会三乘于一佛乘,是名会三归一。...【三性对望中道】 三性对望中道,亦是建立在遍、依、圆三性上。在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性,是我人的虚妄分别,显现于...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有个富二代的男孩儿,从上高中开始,就被父亲送到乡间一所普通的寄宿制学校。为此,男孩儿很是怨恨父亲,这个处在叛...
大家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自性。经上说:呜呼!一切有为无常,生而坏灭之法。又说:所作法成为常住之处,...
我们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缘的,很少人会自我反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没办法进步,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但是...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俗家姓叶,浙江宁海人,母亲王氏,乞观音而生,从小就随母持...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在世间要如何度脱这个人生。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要快乐,快乐地参禅悟道,快乐地面对痛苦和挫折。可是有一天,...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的进阶过程和要求?是常常苦恼的问题。为此,本期《学佛问答》...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德相是什么呢?就是无量功德之相,永...
天奇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月林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杰峰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摩那斯,梵名 Manasvati。八大龙王之一。又称摩那苏婆帝龙。意译作大身龙王、慈心龙王、大力龙王、高意龙王、大意龙...
面墙担板
印光
思法阿罗汉
思心所
有无力待缘
提头赖吒
无异想
三魂七魄
唯心偈
会三归一
三性对望中道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精彩的人生需要勇气和承受力

念死无常

【推荐】坚固的妄想一定会破坏你的佛号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