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华严宗所立“因六义”之一。系依准唯识家“种子六义”中之“恒随转义”而立。盖缘起之诸法,皆具空、有二义,真如本体随缘而显现之诸法,是为“有”之义;然此有系假有,而无自性,是为“空”之义。以“有”之义而言“因”之体,若欲引生果则必借他缘相助,无缘即不能生果,此生果之力用全属于缘,称为有无力待缘。例如如来藏,无始以来恒常随逐无明之缘而生果,是为有而无力;又以随逐而待他缘,故称有无力待缘。[十地经论卷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华严五教章卷四](参阅“因六义”2272) p24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动物)梵语耆婆耆婆迦Jīvajīvaka之译。法华涅槃经等谓之命命鸟,胜天王般若经谓之生生鸟,杂宝藏经谓之共命鸟,...楞严经义海云二转依: 一、转烦恼依菩提 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杂阿毗昙心论》,简称《杂心论》,十一卷,尊者法救造。刘宋时代天竺三藏僧伽跋摩于元嘉十二年(435)译出,由宝云...(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南隅之火天下。火天眷属。六火天之一。白色。为使者形。两手捧独股杵。...【集谛四行】 p1180 杂集论八卷十二页云:复次如是集谛总有四种行相。所谓因相、集相、生相、缘相。因相云何?谓能...末那,为梵语 manas 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又作结要四句、结要付嘱。谓归结教法最重要之部分,而将其传付于人。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释尊将如来一切法、如...【果果】 涅槃之谓。菩提为修行之结果,故谓之为果。依其菩提而证涅槃,故涅槃曰果果。《涅槃经》卷二十七曰:‘佛...为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序品所揭举之三种假观之名,天台宗乃进一步诠释之,即:(一)法假虚实观,为色阴之法。(二)受...(杂语)自如来之五指出五师子也。涅槃经十六曰:如提婆达多教阿阇世愿害如来,是时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阇世王...指甲(首位)于诸禅院之刹(寺);又指各州首位之禅刹。即南宋末至元初,官府于五山、十刹之外,所设禅院之寺格。据...(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关于地藏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我们从《大方广十轮经》中可以略略得知一二。那么关于地藏菩萨救护众生的故事,你曾经...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我们一般说五无间,五无间就是犯五逆罪,到地狱去受无间的痛苦...
澍葊法师在清朝道光(公元18211850年)和咸丰(公元18511861年 )年间 ,在维扬(今江苏扬州)一带声名鹊起,法学远...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庄稼。就有人要去降伏他,有几个...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事。不管比高比低、比胜比败,一旦比较,一定会陷入痛苦中。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
这里,我只谈身体的基本调和之道,并且,是总结三位高僧与三位大德的经验作出的。 福建省有位妙智长老,专修消灾延...
有无力待缘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无二见 | 下篇:有无四句 |
(天名)Kiṁnara,又作紧捺罗,紧陀罗,甄陀罗,真陀罗,紧捺洛。旧译曰人非人,疑神。新译曰歌神。即乐神名。八部...
命命鸟
转依(二)
杂阿毗昙心论
毗里瞿仙
集谛四行
末那识
结要付属
果果
三假观
五师子
甲刹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地藏菩萨救护众生的故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从顽劣凡夫骤然摇身成为一代高僧的澍葊法师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圣严法师《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大安法师:如何读诵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