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诏台州东掖山圆智住上天竺。太师秦桧问曰。止观一法耶二法耶。智曰一法也。譬之于水湛然而清者止也。可鉴须眉者观也。水则一耳。以众生心性有重昏巨散之病。用止观为药。救而治之。归一法界之全体。法界寂然名为止。寂而常照名为观。止观明静之体岂有二耶。桧悦首施钱五万缗。以建法堂。绍兴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证悟法师圆智入寂。曹勋撰塔铭。诏嗣法首座若讷继席住持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杂语)薄拘罗经曰: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于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树。...(名数)(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有为空(五)无为空(六)无始空(七)性空(八)无所有空(九)第...【僧祇】 此云四方僧物。律钞:四种常住:一常住常住,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以体局当处,...【集真是集】 p1180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集真是集?谓正开示爱、后有爱、憙俱行爱、彼...(杂名)梵土之僧也。又持清净戒行之僧也。...乃天台宗为阐明权实而立之四句分别。即:(一)一切法皆权,指一切法皆有言说,而其言说乃能诠之机关;以之对所诠之实...(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提舍,瞿波离,谛婆达兜,末法梨四人堕于四大泥梨之相者。...(菩萨)金刚界理趣会中台五尊之一。标示慢即菩提深密之理趣。...又作翻译。盖佛教本源于印度,随着教义之传布与信仰人数之日增,业已超越种族,广传至其他各民族,佛教经典亦随之被...【自业】 p0596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四卷十二页云:如契经说:佛告摩纳婆!世间有情、皆由自业,皆是业分,皆从...【现不现前及俱供养获福差别】 p0958 瑜伽四十四巻二页云:此中菩萨、唯供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供...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的呢? 原来,这些鸟儿,每天都由专人悉心照料,供应美味的食...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凡事在顺心如意时...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告诉比丘们:在大雪山里,冰天雪地险峻之处都没有猿猴的踪迹,更何况是人。而另...
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提婆达多虽亦从佛出家,却为名闻利养蒙蔽心性,造作三逆罪:...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总把三、四十岁精强力壮...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嘉陵江在市区的汇合处北岸是繁华的朝天门码头,南岸便是玄坛庙...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我们很多佛弟子学佛很久了,...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禅师嫌他年纪太大,不...
圆智法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修仰《释氏稽古略》 | 下篇:凭楫《释氏稽古略》 |
(杂语)不了佛智之反对。无量寿经之语。明信佛智之不思义。深赖如来之救济,不更疑自已之往生也。...
薄拘罗不偃卧
十一空
僧祇
集真是集
梵僧
权实四句
四泥梨经
慢金刚
翻译
自业
现不现前及俱供养获福差别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不为美食所欺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善择住处

善求与恶求

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