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丹霞天然禅师。寿八十三。敕谥智通禅师。初师本业儒。将应举长安。偶禅者于旅邸。禅者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者曰。选官何如选佛。曰选佛当往何所。禅者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霞乃直造江西见祖。以手拓幞头额。马祖视之曰。南岳石头是汝师也。遽抵石头。以手拓幞头额石头曰。著槽厂去。霞礼谢入行者房。随次执爨役凡三年。忽一日石头告众曰。来日刬佛殿前草及期。凡大众诸童行各备锹钁刬草。霞独以盆水洗头跪石头前。石头笑而为之剃落。从而为之说戒。霞遂掩耳而趍去。再谒马祖入僧堂坐圣僧颈。马祖曰。我子天然。即拜马祖谢师赐与法号。因名天然也。今之僧堂曰选佛场本于此也。师嗣石头(五灯作长庆四年入寂)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1071~1129)宋代净土宗僧。霅川(浙江吴兴)人,俗姓莫。幼年出家,依慈辨习天台一心三观之旨。后兴办净土道场,...(人名)比丘名。俱舍宝疏五曰:殑耆是河神名,罗名摄受。父母怜子与字,立名殑耆摄受。女声呼名耆,男声呼为伽。梵...因明用语。为因明六因之一,三了因之一。乃“言生因”之对称。因明论式中,立(立论)者既已提出宗(命题),复提出...障法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利他门,于一切种说障碍法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如经言,又我为诸弟子...【得有四种所得法则有六种】 p099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四页云:然得、总有四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密教法具之一。又作金铃。其中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称藏铃。为督励众生精进与唤起佛、菩萨之惊觉所振摇之铃。即于修法中...亦名:肉骆驼山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百问论,昔有比丘多乞积聚,不肯为福,又不行道。命终作一肉骆驼山,广数...【非想非非想处亦名无相】 p072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卷一页云:于非想非非想处说无相声者:如说我多起加行,多用...亦名:不恭敬说法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恭敬说法不得中,除病,若为王,王大臣者。”资持记释云:“不恭...(术语)暧昧印可也。...【于诸欲想而得离染】 p0750 瑜伽十八卷七页云:云何于诸欲想而得离染?谓于下分诸结,已断已知。...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学,他要以心...问: 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大安法师答: 佛作为众生所信仰的对象,可以说是一种...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所以我...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古人将富贵之道归结...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非制矣。古人谓反有罪愆,而著为成训。世人不察,僧亦不言...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佛法,令正法久住。所以,僧团应该要自觉地承担这份应尽的本分...
一日,净饭王往诣佛所,见到迦叶一千人等诸沙门形体枯瘦,心想:这些比丘虽然一心精进,却无庄严的外表,我当劝发宗...开示一 一、欢迎学僧莅本山 诸位师父、各位同学、各位大居士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灵岩山寺可说是创建三过年以来,...
丹霞天然禅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龙潭崇信禅师《释氏稽古略》 | 下篇:南泉普愿禅师《释氏稽古略》 |
佛教本无命运之词,而仅有宿业之说法。宿,指过去。业,分为身业(身体之行为)、口业(言词)、意业(心所想之事)...
齐玉
殑耆罗
言了因
障法无畏
得有四种所得法则有六种
金刚铃
比丘多乞命终作肉骆驼山
非想非非想处亦名无相
与不恭敬人说法戒开缘
冬瓜印子
于诸欲想而得离染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控制心识的两种力量

人生的失败离不开这三个字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