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识自性】 p1433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问:何等是识自性?答:略有六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是识自性差别。又...(术语)三种之坚法:身与命及财也。修道者得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名之曰坚法。维摩经菩萨品曰:当观五欲...(术语)谓元初一念之无明,背真性而缘起生死也。即流转是。释摩诃衍论二曰:诸染法有力,诸净法无力,背本下下转,...指能如龙之奋迅,现勇猛威势之三昧。景德传灯录卷一马鸣大士章(大五一·二○九下):“付法已,即入龙奋迅三昧。”...(术语)缘者缘助,谓一切之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曰缘因。二因之一。见涅槃经二十八,三藏法数六等...(术语)念佛者,回向其功德于净土,或回向于死者也。亦谓念佛后所唱之回向文。其文即观无量寿经所载之光明遍照十方...(物名)又曰嚫财。斋后之施物,谓之达嚫。因而布施之金银衣服等,总曰嚫金嚫财等。...【七种精进清净相】 p006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通达精进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进故;自举陵他。...(植物)果名。又作庵婆罗,庵罗(波利),庵没罗等。维摩经佛国品什注曰:庵罗树,其果似桃非桃也。同肇注曰:先言...(术语)僧侣之相谓也。有二义:一谓参谒。言同事一师也。传灯录曰:仁慧大师上堂曰:我与释迦同参,汝道参什么人?...【生起】 p0473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言生起者:于一切时,容可生故。...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道之不仁哉,实吾人历劫以及现生之恶业所感召耳。断无有无因而...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就是,反正成佛...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因为物欲横流,当事人甚至会认为...卡特因为家庭拖累没有完成大学学业,没能实现当一个历史老师的梦想,但是他博览群书,知识面非常广。当他们两人游览...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病列为人生的四大痛苦之一。依佛法观察人生,平时有病的人,固...
古人说发菩提心我们设定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我们确认修学的目标,这就是一个水库的理论,我们今天念佛是片断的对...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
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是《般若》义。《佛...
于诸欲想而得离染
【法相辞典】
【于诸欲想而得离染】 p0750 瑜伽十八卷七页云:云何于诸欲想而得离染?谓于下分诸结,已断已知。
上篇:于惠施中不自在转 | 下篇: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
【唯识性有二种】 p1009 成唯识论九卷二页云: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遍计所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性...
识自性
坚法
下转
龙奋迅三昧
缘因
念佛回向
嚫金
七种精进清净相
庵罗
同参
生起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这个寿命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人死后被问到的两个问题

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

发愿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
都是归于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