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识与意根为食】 p1436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页云:问:云何识与意根为食?答:由三资持、所任持故;能与后后为增盛因...(名数)出于本业经。一、信坚。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修习空观,知一切之法皆为真谛而无毁坏者。二、法坚。别教菩萨于十...(术语)又曰浅腊。腊数多者,曰上腊。少者云下腊(腊当作蜡)。...梵名 Nāgārjuna。音译那伽阏剌树那、那伽阿周陀那。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又称龙猛、龙胜。二、三世纪...(术语)佛菩萨以神力变作种种之形体也。...(物名)斋后之说法谓之哒嚫。其供物谓之嚫物。...【七种静虑清净相】 p0064 瑜伽七十八卷十二页云:若诸菩萨,有善通达相三摩地静虑、有圆满三摩地静虑、有俱分...(地名)在印度之毗耶离国,庵罗树女所献,佛于此说维摩经。维摩经佛国品曰: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有为法的事物,由缘而生,当缘散时则其体衰灭,叫做体灭。但此体灭并非断灭,会待缘再生,故体灭是指当体灭而已。...【生臭】 p0473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诸肉血等,变坏所成;故名生臭。...【利无上】 p0703 集异门论十六卷四页云:云何利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或得妻子,...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任何疾病,包括你的事业,找不着工作都是有因果的。 我现在遇到一个大学毕业的,还是硕士生,找不着工作,他连给人...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尤以生苦影响母体最大,所以我们学佛人,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见不到外面的景致。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耳根不仅能听到...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了之后,你精力分散了,实际收效并不大,还是专门一个好。我们...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这个释提桓因,他当然是大福报,他有很多宫...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好。身为他的堂兄弟,佛陀亲自来探望他。 佛陀的一个弟子问他...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观音菩萨,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我们与观音菩萨有着格外的、特殊...
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法相辞典】
【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p0750 瑜伽十二卷五页云: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上篇:于诸欲想而得离染 | 下篇: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
【唯希活命而求出家】 p1009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唯悕活命不为涅槃而求出家?谓或为王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
识与意根为食
六坚法
下腊
龙树
化色
嚫物
七种静虑清净相
庵罗树园
体灭
生臭
利无上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犯邪淫而找不到工作

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次劫难

净业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平等的对待众生

修行应发三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