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国师。法名澄观。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也。年十一依今应天山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诵法华经。十四岁遇恩得度。隶名宝林。肃宗乾元中。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依昙一隶南山律。诣金陵玄璧法师传关河三论。三论之盛于江表师之力也。代宗大历中。于瓦棺寺传起信涅槃。又于淮南法藏受海东起信疏义。温习华严覆寻三论。仅二十年。就苏州从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杂摩等经疏解。又谒牛头山忠禅师。径山钦禅师。洛阳亡名禅师。咨决南宗禅法。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以至翻习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韦五明秘咒仪轨篇颂书踪。一皆博综。大历十一年。礼文殊于五台。往峨眉拜普贤。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慨华严旧疏文繁义约。惙然长想。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大华严之义。遂撰疏成二十卷。德宗贞元七年。河东节度使李自良。请师于崇福寺讲新疏。德宗闻其风。降中使李辅光宣诏入都。与罽宾三藏般若译乌茶国所进华严后分四十卷。次年五月。遣中使霍仙鸣传宣催入。德宗敦重延居译场刊正。又诏令造疏。编成十卷进呈。顺宗在春宫。尝接师言。请述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并食肉得罪因缘。师疏义纲要富有著作。弟子传法者一百许人。又见宪宗元和十二年并文宗开成三年(赞宁僧统宋高僧传)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梵语 vaipulya,巴利语 vedalla 。音译作毗佛略、毗富罗、鞞佛略、斐肥儸、为头离。译为方广、广破、广大、广博、广...(名数)有依行者,有可凭依之行业也,轮者摧破之义,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一具...四正勤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名正勤。能断懈怠,故名四正断。以正策励身语意,于此最...为表示阿弥陀佛前来迎接念佛行者之印相。据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之说,由于行者机类之不同,故往生极乐净土亦有九...(物名)生事故或异见时,欲计算两方人员,使各人捉筹而行投票,以票数而知人数。其筹以竹与纸片等作之。释氏要览下...“句”为住处之意,“一切智句”即指佛之住处。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二中):“于彼常勤修,求一切智句。”盖真言...与生俱起之诸惑。如俱生之我执、俱生之法执、俱生之烦恼障、俱生之所知障等。据大乘百法明门论列举六种与生俱起之惑...【二种意所生身】 p0033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四页云:复有二种意所生身。一者、色界意所生身,二、无色界意所生身...(人名)Dharmakāra,比丘名。译曰法性。见慈恩传二。...声闻乘法,不出四谛。四谛又名四圣谛、四真谛,为圣者所见之真理也。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谛者真实不虚...内六入者,此之六法,亲故属内,为识所依,故名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为义,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关,那就是修行。其实不是,我们每时每刻要观察自心,要护持自...
经云: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
赵朴初先生说: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不安定感,这种不安定感是由每一个人所形成的。所谓平安,有心...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
好,各位,那我们先,既然是今天大家来行这个佛事,特别的殊胜难得。尤其是我本人,可能了解的知道,原来在中国佛学...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世间上有四种鸟。有的鸟,声音美妙,...
清凉国师澄观《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释法藏《释氏稽古略》 | 下篇:终南山圭峰禅师宗密《释氏稽古略》 |
(术语)梵语Anaratratā。不顾世间恣作暴恶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众恶...
方等
十种有依行轮
四正勤
来迎印
行筹
一切智句
俱生惑
二种意所生身
达磨羯罗
四谛
内六入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佛陀成佛的过程

这些词语竟然都源于佛经,你都知道哪些
圣严法师《祭祖》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木鱼的由来

宏海法师2018天津行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