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Anaratratā。不顾世间恣作暴恶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众恶行为业。”俱舍论四曰:“为诸善士所诃厌名为罪。于此异中不见怖畏,说名无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菩萨)地藏菩萨之密号也。...【意愤天】 p1207 瑜伽五卷七页云:或复有天,名曰意愤。彼诸天众、有时展转捔眼相视。由相视故;意愤转增。意愤增...佛初为提谓、波利等在家弟子授二皈依,后即授以五戒而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盖...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一切法的自性皆空。...谓造恶众生,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善根皆悉消灭,一切业障同时增长,所以一障则一切障。 p77...亦名:授式叉摩那尼法 子题:学戒羯磨、二岁羯磨、乞学戒法、与学戒法、说戒相法、六法、缺戒、式叉尼一切大尼戒应...(术语)凡夫习善习恶之是非行动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凡习寄缘。...【狂】 p0707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狂?谓由先业所引,或由诸界错乱,或由惊怖失志,或由打触末摩,或由鬼魅...又阿罗汉或于一时善身业转,或于一时无记身业转,语业意业亦尔,如来三业智为前导故随智而转,故无有无记,智为前导...【平等性智】 p0533 成唯识论十卷八页云: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龙藏本)...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忙忙碌碌,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是在造恶业。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谓观想佛像,忆念佛德,及与佛号。是佛者,谓当观想忆念...佛陀想度化一位长者。有一天,佛陀到长者的家门口乞化,长者的家人赶快通知他。长者一听,立即拿出布匹来布施。佛陀...
明朝邝子元,得了心脏病,神经衰弱之症,精神时常恍惚欲倒。虽然经过很多名医的诊治,但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后来遇见...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
【原文】 龙眼 宗伯陆公①寿九十七而嗜龙眼,龙眼遂价贵一方。又吾乡一老叟,寿逾宗伯六载而嗜蒸豚。二老母,一嗜米...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续三年都闹饥荒,以后也都吃不饱,有得吃但是吃不饱。一直...
无愧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实 | 下篇:无种性 |
为涅槃经、摩诃止观所举之譬喻。谓医者以牛乳为治病之良药,然以牛所摄之食及放牧之条件有异,其乳或为甘露,或为毒...
悲愿金刚
意愤天
五戒法
寂静
一空
一障一切障
式叉摩那正加受法
凡习
狂
无有无记
平等性智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愿罪业悉消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度化长者

色欲招病,断欲是药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与坚韧

时间无常,无论多么奢华美丽将成过去

积德才能延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