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vaipulya,巴利语 vedalla 。音译作毗佛略、毗富罗、鞞佛略、斐肥儸、为头离。译为方广、广破、广大、广博、广解、广、无比等。又作大方广、大方等。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指大乘经典。即广说广大甚深之义者。于大乘佛教中,主要作为指大乘经典之用语,后世之小乘三藏(佛教圣典)中并未说及方等;故方等不仅意味其量之广大,主要乃指在内容上说广大平等之理趣者。大乘经典之名称冠以大方等、大方广等语者,系为与九部经、十二部经之一的方等加以区别。以方等意谓大乘经典,故大乘经典亦称大乘方等经典。此外,方广道人之“方广”,亦为大乘之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顺正理论卷四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华严经疏卷二十四、大乘义章卷一](参阅“毗佛略”3849) p144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空境有六种愚】 p0791 显扬十五卷二十页云:论曰:自性愚者:谓一切有情无始流转无智自体。执着愚者:谓诸外...(公案)示生佛一如之真源,即一色边之宗极者。云门文偃法嗣巴陵新开院颢鉴三转语之一。碧岩集十三则曰:僧问巴陵如...(术语)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议。经中设问答而辨明法相之处,名之为论议经。智度论三十三曰:论...(经名)一卷,阇那崛多译。佛在祇园,东方之最胜灯王如来遣菩萨至此,使说神咒。...又作不空真如。“空如来藏”之对称。如来藏离脱一切烦恼,称为空如来藏;如来藏具足恒沙不思议佛法,与之不离、不脱...【有漏识变略有二种】 p0557 成唯识论二卷二十页云: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法器名。即碗状之小钟,以小铁枹击之。于底部之中央贯纽,附有木柄,便于把持,故又称手磬。乃鸣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是指一切的烦恼,因烦恼能缠缚众生于三界六道之中,不得出离。...(术语)十地第三发光地之异名。极净明之智生,故名明地。...唐代入竺僧。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其梵名为 Prajādeva,音译作般若提婆,意译作慧天。曾师事三论宗吉藏之高足...指在解释经论本文之前,先阐明一部经论所诠之幽旨者。玄义,意谓幽玄之义旨。隋代天台大师智顗依玄义内容,将之分为...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于陕西省郃阳县(今合阳县)赤城东村,俗姓赵,名丹桂,学名绍...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师《复高邵麟书四》,是指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
为什么要讲今天的僧俗关系呢?因为我觉得,今天的僧俗关系不太好处。不要以为今天当和尚容易,挺难的!我读书的时候...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不是讲的。虽然禅不立文字,语言文字代表不了禅,但是它又不能...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诸如来所赞叹。 《瑜伽师地论》中讲到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
最近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
方等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方术 | 下篇:方等三昧 |
【二十随烦恼受俱分别】 p0044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由斯中大,五受相应。有义,小十,除三。忿等、唯喜忧...
空境有六种愚
银碗里盛雪
论议经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
不空如来藏
有漏识变略有二种
引磬
缠缚
明地
无行
玄义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念佛的修法

僧俗关系要建立在道义上
首富只靠一粒米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推荐】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目犍连救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