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宝觉禅师。出于邬氏。讳祖心。南雄始兴人也。少为书生有声。年十九而目盲。父母信以出家辄复见物。乃往依龙山寺沙门惠全。明年试经业。而公独献诗得奏名。剃发继住受业院。不奉戒律且逢横逆。于是弃之入丛林。谒云峰悦公。留三年。难其孤硬。告悦将去。悦曰。必往依黄蘖南公。公至黄蘖。四年知有而机不发。又辞而上云峰。会悦谢世。因就止石霜。无所参决。试阅传灯。至僧问多福曰。如何是多福一丛竹。福曰。一茎两茎斜。三茎四茎曲。此时顿觉。亲见二师。径归黄檗方展坐具。南公曰。子入吾室矣。公亦踊跃自喜。即应曰。大事本来如是。和尚何用教人看语下语百计搜寻。南公曰。若不令汝如此究寻到无用心处自见自肯。吾即埋没汝也。公从容游泳陆沈众中。时时往决云门语句。南公曰。知是般事便休。汝用许多工夫作么。公曰。不然。但有纤疑在。不到无学。安能七纵八横天回地转哉。南公肯之。后使分座令接纳来学。南迁黄龙而化以公继其席。凡十有二年。然性真率不乐从事于务。五求辞去。乃得谢事闲居。而学者益亲。谢景温师直守潭州。虚大沩以致公。三辞不往。又嘱江西转运判官彭汝砺器资。请所以不赴长沙之意。公曰愿见谢公。不愿领大沩也。马祖百丈以前无住持事。道人相寻于空闲寂寞之滨而已。其后虽有住持。王臣尊礼为天人师。今则不然。挂名官府。如有户籍之民。直遣伍伯追呼之耳。此岂可复为也。师直闻之。不敢以院事屈。愿一见之。公至长沙。师直愿受法训。公为举其纲。其言光显广大。如青天白日易识。其略曰。三乘十二分教。还同说食示人。食味既因他说。其食要在自己亲尝既自亲尝。便能了知其味是甘是辛是咸是淡。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亦复如是。真性既因文字而显。要在自己亲见。若能亲见。便能了知目前是真是妄是生是死。既能了知真妄生死。返观一切语言文字。皆是表显之说。都无实义。如今不了病在甚处。病在见闻觉知。为不如实知真际所诣。认此见闻觉知为自所见。殊不知此见闻觉知。皆因前尘而有分别。若无前尘境界。即此见闻觉知。还同龟毛兔角。并无所归。师直闻所未闻。公以生长极南少以宏法栖息山林。方太平时代欲观光京师以饯余年。乃至京师驸马都尉王诜晋卿尽礼迎之。庵于国门之外。久之南还再游庐山。尝有偈曰。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乞食随缘去。逢山任意登。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可想公之标致也。腊既高益移庵深入栈绝学者。又二十余年。以元符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夜而殁。阅世七十有六。坐夏五十有五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增上戒障】 p1314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增上戒障?谓如有一,或是奴婢,或是获得,或有所言,广说一切...(术语)陀罗尼集经八有金刚央俱施法,明金刚钩之修法者。央俱施,译曰钩。...子题:违僧谏戒谏竟即犯、不受谏戒要待事成、别谏谏止即结谏作待成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问:‘ 违僧谏中 , 谏竟...(杂语)崇敬贤圣也。大方便报恩经七曰:若说者尊重于法,听法之人亦生崇敬。...(一)觉悟自我本具之佛性。三觉之一。(参阅“自觉觉他”2537) (二)(?~1117)宋代曹洞宗僧。青州(山东益都)人...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智论,问云:‘菩萨住于实相,不得一法,得破戒不?’答曰:‘以住于实相故,尚不作福,何况...(人名)Subāhu,又作苏摩呼,苏波故。译曰妙臂。苏婆呼经有苏婆呼童子,胎藏界曼荼罗有苏波故菩萨。...乃佛教之通名。意谓玄妙之宗趣。与玄旨同义。注维摩诘经卷一序(大三八·三二七中):“常恐玄宗坠于译人。”唯识枢...(1179~1253)宋代僧。四明奉化人,俗姓张。号大川。少即沉厚,探绎佛书。年十九,就香林院文宪剃度受戒,修持戒律...(经名)佛说贤首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并沙国王夫人颰陀师利(此曰贤首),愿闻十方佛菩萨土之名。佛为说之。次...【乐安乐】 p1309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安乐者,名安隐住,益身心义。乐为此故,名乐安乐。...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有句老话说的是:举头三尺有青天。还有: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进一步,话更重,道是人可欺,天不可欺。...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神集中,当你精神集中就观察思惟...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舍带领了有五百商人组成的船队入海采宝,他们乘风破浪,很快地...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们跟大家讲,如果约临...遇到不顺利时,你通常怎么想?或者说,你觉得哪一种思考,会对工作比较有帮助?同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要求忍,忍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有权有势的人。忍,真不容易。 ...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精进以持戒为第一被排到第三...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是从外边求的。我们要做好事,存好的心,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慢...
黄龙宝觉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圆照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蕲州五祖山法演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鸡舌】 五马洲出,南洲异物志曰:是草萎可合香笺。外国胡人说:众香共是一木,华为鸡舌香。...
增上戒障
金刚钩法
不受谏戒与违僧谏戒不同
崇敬
自觉
菩萨住于实相得不破戒
苏婆诃
玄宗
普济
贤首经
乐安乐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常怀敬畏之心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
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