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照禅师。讳宗本。生于管氏。常州无锡人也。体貌丰硕言无枝叶。十九师事苏州承天永安道升禅师。升道价重丛林。归之者如云。本弊衣垢面。探井臼典炊爨。以供给之。夜则入室参。升曰。头陀荷众良苦。亦疲劳乎。对曰。若舍一法不名满足。菩萨实欲此生身证。其敢言劳。升阴奇之。又十年剃发受具。服勤三年乃辞。升游方遍参。至池阳景德谒义怀禅师。言下契悟。众未有知者。尝为侍者而喜寝。鼻息齁齁。闻者厌之言于怀。怀笑曰。此子吾家精进幢也。汝辈他日当依赖之。无多谈。众乃惊。怀退居吴江寿圣。部使者李公复圭过怀夜话曰。瑞光虚席。愿得有道衲子主之。怀指本曰。无逾此道人者耳。既至寺。集众击鼓。鼓辄堕。圆转震响。众惊却。有僧出呼曰。此和尚法雷振地之祥也。俄失僧所在。自是法席日盛。武林守陈公襄。以承天兴教二刹命师择居。苏人留之益甚。又以净慈坚请。移文喻道俗曰。借师三年。为此邦植福。不敢久古。本啧啧曰。谁不欲作福。众识其意。听赴之。元丰五年神宗皇帝辟相国寺六十四院为八。禅二律六。中贵梁从政董其事。驿召师主惠林。既至。上遣使问劳。三日传旨就寺之门为士民演法。翌日召对延和殿问道。赐坐。即盘足跏趺。赐茶至举盏长吸又荡撼之。上问。受业何寺。对曰。承天永安。上悦其真。喻以方兴禅宗宜善开导之旨。既退。上目送之。谓左右曰。真福惠僧也。后帝登遐。召入福宁殿说法。以师尝为先帝所礼。敬见之。不胜哀悼。以老乞归林下。敕任便云游。所至不得抑令住持。升座辞众曰。本是无家客。那堪任便游。顺风加橹桌。舡子下杨州。既出都城。王公贵人送者车骑相属。师临别诲之曰。岁月不可把玩。老病不与人期。唯勤修勿怠是真相为。闻者莫不感涕其真慈善导若此。高丽僧统义天。以王子奉国命使于我朝。闻师道誉。请以弟子礼见师。问其所得以华严经对。师曰。华严经三身佛。报身说耶。化身说耶。法身说耶。义天曰。法身说。本曰。法身遍周沙界。当时听众何处蹲立。义天茫然自失。钦服益加。法道至本大盛。老居灵岩闭门颓然。而四方从者相望于道不释也。元符二年十二月甲子。将入灭。沐浴而卧。门弟子环拥请曰。和尚道遍天下。今日不可无偈。幸强起安坐。本熟视曰。痴子我寻常尚懒作偈。今日特地图个甚么。寻常要卧便卧。不可今日特地坐也。索笔大书五字曰。后事付守荣。掷笔憨卧。若熟睡然。撼之已去矣。门人塔全身于山中。阅世八十。坐五十二夏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不乐】 p0316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非处思慕,说名不乐。 二解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不乐?谓有一类,得好...(术语)女人禁制之结界也。...(人名)四川人。姓王氏,一作龙氏。谒育王德光,得其法印。后于杭州净慈寺开法道。于寺之北涧筑室居之。著有北涧集...谓总该万有之法界,悉为自己一心所变造。此乃华严经所示明者。华严经卷十九(大一○·一○二上):“若人欲了知,三...为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说七种譬喻之一。又作顶珠喻。髻珠,指轮王髻中之珠。于此喻之中,以轮王比喻如来,以髻比喻二乘...位于日本大和奈良县北葛城郡当麻村二上山麓。又称二上山禅林寺。乃真言、净土两宗兼修之寺院。圣德太子之弟麻吕子王...(术语)性者法之自体,在内不可改易也。相者相貌,现于外可分别也。有为无为相对,则无为法为性,有为法为相。而有...(术语)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之名目。向他人,秘内心,表面装作亲爱之精神作用也。...(杂语)一切众生,由此四种之生而出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也。...(术语)阿阇梨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也。大疏五曰:如莲华轮像,当以四莲华叶,如十字之形,用为轮辐,辐外作刀环开之...破邪显正,也就是破邪道、显正理。...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有人都没有准备的时候,那么偶然那么仓促,让你来不及准备。然...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
问: 请益法师。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宏海法师答: 护持三宝,要从信仰的建立开始。首先,你要...【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佛在这里非常恳切、非常悲悯地...
问: 请法师开示一下,如果买了佛像,是否一定要请法师开光?开光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如果佛像不开光,有什么样的...
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因为修戒可以让我们得到福报。有了福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不会有障碍,我们...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
圆照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云居佛印了元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黄龙宝觉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指戒本之本文。四分律、五分律等广律之本文称为律文;对此而言,四分比丘戒本、弥沙塞五分戒本等之本文,称为戒文。...
不乐
女人结界
居简
法界唯心
髻珠喻
当麻寺
性相
谄
四生苦轮
莲华轮
破显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一别成永诀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佛像一定要请法师开光吗

戒定慧学有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