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邪显正,也就是破邪道、显正理。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八十华严经一部有三十九品,七处九会所说。六十华严经第六他化天会十一品此经分为他化天与普光明殿二处故为...(杂语)谓佛之涅槃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法华义疏三曰:薪尽火灭者,依小乘义,以身为薪,智...菩萨十地中之第二地名,因第二地三聚戒具足。...【波湿缚】 西域记云:唐言胁,由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席。...唐宋时代,僧尼得度牒,所需纳交官府之钱。始于肃宗,采纳宰相裴冕之建议,凡欲出家为僧尼者,先纳钱,后许受戒出家...(譬喻)说法照了,譬如电光。无量寿经上曰:震法雷,曜法电。同慧远疏曰:义无碍智益众生也,电光一发,有物斯睹。...(术语)比丘房内所煮之食物也,是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术语)修行证理也。像法决疑经曰:一切众生本是佛,今亦修证还成佛。传灯录(南岳章)曰:修证即不无,染污亦不得...梵语 vitarka,巴利语 vitakka。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旧译作觉。为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色蕴意处法界总摄一切法尽】 p0575 俱舍论一卷十三页云:论曰:由一色蕴、意处、法界,应知总摄一切法尽。谓...1、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身体尚在,名有余涅槃,或有余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还余有...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餐餐吃的山珍海味、美食佳肴,身体却依然是百病丛生;有人虽是...
前几年,有一个比丘到我这儿来,他已经出家十多年了,说他要还俗。我说:你怎么要还俗?他说一个小姑娘爱上了他,甚...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则功德大矣。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倘一心...问: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他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中,...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反复衡量。以前的人讲几句就很明白,就会按这样去做。但是今天...
破显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破有 | 下篇:破僧 |
【信等心所与别境心所皆得相应】 p0871 成唯识论六卷八页云:此与别境、皆得相应。信等、欲等、不相违故。...
华严经七处九会
薪尽
具戒地
波湿缚
香水钱
法电
内煮
修证
寻
色蕴意处法界总摄一切法尽
有余涅槃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出家人如何应对有邪念的女众

十供养的含义
印光大师:深信净土后,方可学余宗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