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1253)宋代僧。四明奉化人,俗姓张。号大川。少即沉厚,探绎佛书。年十九,就香林院文宪剃度受戒,修持戒律。未久,赴赤城,学天台性具之理,觉其非超生死之捷径,乃志于禅,参见天童无用,一意打坐,不出僧堂。后往参浙翁如琰,言下相契,遂依止之。后如琰移居四明天童山,师亦随住,主管经藏。时丞相史忠献王,钦仰师之德风,延请住大慈报国寺,后移住临安净慈光孝寺,更住景德灵隐寺。居二年,乃撰五灯会元二十卷。后得疾,请退而不获允许。临终,诫厚葬,命遗骨投江。南宋理宗宝祐元年正月十八日示寂,世寿七十五。弟子七十余人。有大川普济禅师语录一卷行世。[灵隐大川禅师行状、续传灯录卷三十五、五灯严统卷二十二] p500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以六度、四摄法等菩萨行,增长众生善根,此种外缘、助缘即称为行缘。(参阅“六波罗蜜”1273、“四摄法”1853) p2...【佛[馬*犬]耶舍】 此云觉明。罽宾国人。操行贞白,戒节坚固,仪止祥淑,视瞻不凡。五明四韦之论、三藏十二之典...(术语)佛十力之一。分别是非之理之力。...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持佛像大小便处,三开亦尔。”资持记释云:“七十七[戒]持佛像中,三开者:即上[有]病、...【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p0750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者:显示世尊,于一切乘所化有情,能随所应...(天名)梵名婆罗贺摩天Brahman,称始造悉昙之人。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造书天,梵云婆罗贺摩天,即造悉昙章十二音字...【无色贪】 p1046 品类足论三卷三页云:无色贪云何?谓于无色,起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乐;是名无色贪。 二解 ...(术语)食物与比丘同处。经一宿者,谓之内宿食。是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 p0230 集论七卷十页云:何等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谓缘谛增上法为境,发起中品清信胜解...由三因缘,大种变异,令所造色,变异而转。 一、士夫用 谓由地大所拆触故,器有差别。由差别故,令所造色,变...天台宗观门之境体。指凡夫日常所起一刹那之妄心。又作介尔妄心。阴妄,阴为蕴之新译,即此心属五蕴中之识蕴而为迷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法安禅师说:狗走抖擞口。 学僧又问:禅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尊者从禅定起来后,就到恒河水边经行,看到饿鬼道的众生,每个...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前面说的甚深义理,因为我(指地藏菩萨)是主法者,所以要供养...问: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呢? 常敏法师答: 是每个人与阿弥陀佛的缘分不一样。所以表现各不相同。南无...
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在众多的...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日:五十以学易,...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法。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立场的不同?很多人还是在我见的立...
普济
【佛光大辞典】
上篇:普净寺 | 下篇:普济寺 |
(名数)一、半字,悉昙章为生字之根本,而文字不具足者。二、满字,余章之文字语法具足者。【又】(杂语)僧之实名...
行缘
佛[馬*犬]耶舍
是处非处力
持佛像至大小便处戒开缘
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造书天
无色贪
内宿食
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
变异因缘
阴妄一念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饿鬼问前世因缘

地藏占察前,为什么要念一千声地藏圣号
念佛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

「光明和尚」善导大师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