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琛号圆辩。为南湖八世祖。于弥陀忏宴坐中见法智尊者。于法华忏中见普贤放光。每月二十三日建净业会以为常课。道俗俱至。一日示疾。愿平日一豪之善回向净土。集众讽观经不绝七日。谓首座曰。吾已见佛身闻异香。乃沐浴更衣书偈曰。唯心净土本无迷悟。一念不生即入初住。复令讽安乐行。至深入禅定见十方佛。嗒然而化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疏云:此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故先举如来,而言...佛菩萨为方便教化各类众生,遂以神通力变作种种之形体,称为化色。 p1324...波罗奢,梵语 palā?a。意译赤花树。为印度婆罗门教之圣树。树干可制诸种圣器,树汁赤红,可制药或染料,叶大色青;...罗刹,梵名 Rāksasa,一作 Nairrtī,音译作涅哩底、涅哩帝、祢哩底。即密教之罗刹主天,鬼王之名。属八方天之一,...(术语)对果而谓为因,对末而谓为源也。华严经疏四曰: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梵名 Dhanikā。佛之弟子。又作檀腻迦、但尼迦、达腻迦、陀尼迦。檀尼迦原为陶师子,善于和泥作屋;因其欺骗守材者...化身佛八相之一。指世尊入灭之相。佛陀四十五年间说法教化众生,化缘既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一...【断离伏背差别】 p1417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十三页云:问:断、离、伏、背、有何差别?有说:无差别。俱显断故...三净肉之一。小乘戒中,凡不疑其为我而杀之肉,称为净肉,比丘可食。(参阅“三种净肉”657) p995...(名数)八苦者,不但人间,乃至非想天亦有之。法华文句六曰: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梵语 vākya。又作薄迦。含有章、部、品、言等义,与跋渠(梵 varga)之义同。俱舍论疏卷五(大四一·五五二上):...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有没有觉悟的可能性?必须在这些问题上建立...(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今天要与诸位讲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在未讲经之前先悬谈一下本经大意;也就是说要讲一部经...佛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一些李子路上吃。他一路走一路津津有味地嚼着李子,一会儿就吃...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有意思,天天都得听那些恭维的话,听来听去都一样,实...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下大愿,要追求了脱生死的真谛,最终在菩提树下证得了无...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恶道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讲义。 以知...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怖的事情,或身处极肮脏的环境。有些人就怀疑(甚至毁谤)持诵...
道琛《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戒度《佛祖统纪》 | 下篇:有朋《佛祖统纪》 |
(名数)常持者。三衣,钵,香合,拂子,尼师檀,纸被,浴具也。见诸乘法数。...
等觉位
化色
波罗奢树
罗刹天
因源
檀尼迦
涅槃相
断离伏背差别
不疑杀
非想天八苦
缚迦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觉悟的三个层次
道源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不要盲信奇异的现象

此日不复,寸阴尺宝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