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十三页云:问:断、离、伏、背、有何差别?有说:无差别。俱显断故。有说:亦有差别。谓断彼缚故,名断。离彼得故,名离。令不行故,名伏。厌逆彼故,名背。复次依无间道说断。依解脱道说离。此二依永断说。依近加行,说伏。依远加行,说背。此二、依暂断说。复次依无间道,说断。依解脱道,说离。此二,依正断说。依加行道,说伏。依胜进道,说背。此二依助断说。复次断者:依断对治说。离者:依持对治说。伏者:依远分对治说。背者:依厌坏对治说。断、离、伏、背、是谓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谓不动尊等诸明王也。又曰大真言,如言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见诸仪轨诀影四。...(术语)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谓一时之间即为无量劫。盖如来智境圆融,延促无碍,故能促多劫为一时,延一时为多劫。 p63...云何坏苦性?几是坏苦性?为何义故观坏苦性耶?谓乐受变坏自相故,随顺乐受法变坏自相故,于彼爱心变坏故,是坏苦性...【蕴不摄无为】 p1453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法界,蕴不摄耶?谓法界中诸无为法。 二解 俱舍论一卷十七页云:何故...指莲之花梗与地下茎折断后牵连之丝状物。如以断除迷理与迷事之惑而言,则以藕丝比喻迷事之惑。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北魏时所置之僧官名称。北魏文成帝于兴安元年(452),设都维那于道人统之下。道人统乃中央僧官机构监福曹之首长。...【染】 p087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染者:谓乐着受用故。...(术语)七方便位中四善根位之称。所谓软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是也。...“外我”之对称。指存在自己身心之内,常一不变而能运转此身之主宰者,即自我,俗称灵魂。佛教主张诸法无我,故反对...指真言之教法。真言之教法乃甚深秘密之法门,且真言为如来三秘密之语秘密,故称真言秘密。秘密者,非谓秘不示人,乃...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俗语说: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此是从小事上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以及办事的态度。因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础,无论...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如瑞法师答: 佛教里有很多的佛菩萨,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中印度有一个宗教首领名叫弥遮迦的,得五种神通,领导八千徒众,密传往劫阿私陀仙人的修行法门。在盛夏当午,仙人们...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佛不断地说:这个法门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为什么极难信?...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我们仔细的去了解,在这么多念佛人当中,真正对净土的教义,...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 苦报三涂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如今...佛陀时代,私诃牒国有一座高山,名为私休遮他,山中有五百位修行人在此精进用功。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成就了广大神通,...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庵罗树园说法,长者子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一同前往敬谒佛。宝积请佛为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佛开示道:...
断离伏背差别
【法相辞典】
【断离伏背差别】 p1417
上篇:转轮王乐 | 下篇:覆 |
表示金刚界五智五佛之真言。即五佛之种子。即谓 (vaj,鍐)、 (hūj,吽)、 (trāh,怛洛)、 (hrīh,缬唎)...
大明王
摩纳
一时一切时
坏苦性
蕴不摄无为
藕丝
都维那
染
内凡位
内我
真言秘密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小事做不来,大事难成就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集体皈依的仙人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宿业难消,罗汉遭灾
佛现火光度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