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祥。住杨都大兴国寺。三十年修安养之业。凡有饶益必用回向。因在疾弟子闻师称佛声甚厉。又见房西壁有光若镜。现净土境相。频伽鼓翼。祥倏然而化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瞋恚盖】 p1321 如五盖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七页云:云何瞋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善不善得】 p1140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如无记法、得有别异;善不善得、亦有异耶?亦有。云何?谓欲界系善不善色...凡四卷(或二卷、三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经、断诸法狐疑法经、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照明持经...【理】 指道理。即一切事物之存在、变化所准据之法则。此可分成四种: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又...【十重唯识】 又作十门唯识,乃是唯识的十种层次。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心。其义有十种不...天台宗的别称,因天台宗以圆顿一实为宗旨。...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面对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由迷悟之心,行有漏无漏之业,则得十界之果。十界者,即十法界。合四圣六凡,是为十也。法界之义有多种,约二义能释...法界广大而无边际,无尽诸法存于其中,诸法无尽,故法界亦无边。...【诸大种能生二种造色】 p1360 瑜伽六十六卷十二页云:问:如世尊言:触、谓外处。若四大种,若四大种所造。有色、...【世俗相】 p0508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世俗相者:当知三种。一者、宣说补特伽罗故。二者、宣说遍计所执自性故。...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真跟妄作一个很详细的分别:真实的心性是不生灭的,虚妄的相...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耆婆邀请佛陀及其弟子前往家中应供,唯独没有邀请槃特比丘。 ...好,各位,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那我记得我们讲到了,凡圣同居土是我们所在的位置,今天我们...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有千斤重担一样。有哪些事情放不下呢?有的放不下家务,放不下...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人,就是说是一个治病的良药。那如果我们是重感情的人,我们...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不愿意听同事们背后的议论,所以她总是尽量躲开人多的场合,完...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东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观点来衡量人、要求人、评断人、...【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三个字绝对不能忽略的!因为在整个修行当中,不管是你的因地,...
法祥《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佛祖统纪》 | 下篇:明瞻《佛祖统纪》 |
(名数)见道中之四谛智及法智比智六者,若法智比智历四谛,则为十六智,即见道之十六心也。仁王经上曰:有学六智。...
瞋恚盖
善不善得
须真天子经
理
十重唯识
圆宗
灵隐寺
十界为果
无边法界
诸大种能生二种造色
世俗相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假借生灭的因缘,成就不生灭的清净功德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