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处躬。永嘉人。号一庵。久从圆辩得其旨。晚主南湖。有辩才善说之誉。脱略窠臼不滞节目。有求指示者。执笔便书。申明祖意独出众说。远近学者推为宗师。正旦结光明期。湖心律居亦行此忏。主者正竹溪素重师德。每初夜必领徒过南湖。听说法要。竹溪临筵。叹服曰。吾徒何幸得闻大乘。四分所明检身为要。若明心见性其在兹乎。一众为之欢跃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1335~1418)明初禅僧。长洲(江苏吴县)人,俗姓姚,名广孝。号独庵。十四岁出家,初习天台,后从径山智及参禅得...(杂语)心愚根性钝者。行事钞中之四曰:若论事忏,属彼愚钝。文类曰:凡小易修真教,愚钝易往捷径。...(杂语)百论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来化世间,世间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著于口之左右,即阿与沤也。故...(术语)人界天上或诸佛净土曰善处。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处。...云何能取?几是能取?为何义故观能取耶?谓诸色根及心心法,是能取义。三蕴全色行蕴一分,根相及相应相,如其次第十...(名数)一随说因。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其见闻觉知而起言说,是名随说因。二观待因...位于河南光山县城西南净居山。又称梵天寺。据北宋苏东坡考证,天台鼻祖慧思曾与智顗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705~70...即总领众僧之职称,为一寺之监督(与寺主同)。古称监院、院主、主首、寺主,后为特尊住持而改称此名。又一般俗称为...(天名)梵语摩诃迦罗Mahākāla,译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一来果向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五品烦恼安住彼道,所以者何?由见道后已断欲界乃至中中品烦恼及住彼断道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p0561 瑜伽二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有分别影像?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古德撰述,每设问答,遣除惑疑,翼赞净土,厥功伟矣。宋代而后,迄于清初,禅宗最盛,其所致疑多原于此。今则禅宗渐...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想借着这次因缘,向香港佛教界人士简略地介绍一下,上虚下云...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定的信心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发愿。发是激发、激活的意思,就是...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
性空妙普禅师,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出家后,自号妙普庵主,结庐于青龙山野,日常除了修习禅定外,常以吹笛自娱。...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卧室是我们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装修卧室时坚持按照不舒服死不休的标准打造,恨不得把所有好用的...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别执著,就不会被烦恼困扰,这样你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了!...
法师处躬《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慧询《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戒应《佛祖统纪》 |
(术语)真言宗所谈。谓此肉身可成佛也。菩提心论曰: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三摩地,于诸教中阙而不书。又曰...
道衍
愚钝
七十二字
善处
能取
十因
净居寺
监寺
大黑天
一来向补特伽罗
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弘一大师:净宗问辨

【推荐】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把48大愿作为我们发愿的参照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