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有分别影像?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或见、或闻、或分别故;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毗钵舍那行,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所知事者:谓或不净,或慈愍,或缘性缘起,或界差别,或阿那波那念,或蕴善巧,或界善巧,或处善巧,或缘起善巧,或处非处善巧,或下地粗性上地静性,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名所知事。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彼所知事而起胜解。彼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虽彼所知事,非现领受和合现前,亦非所余彼种类物;然由三摩呬多地胜解领受相似作意,领受,彼所知事,相似显现。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修观行者,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观察审定功德过失。是名有分别影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乃黄檗宗僧所用之帽。因帽上有毗卢佛像,故称为毗卢帽。又于七月盂兰盆法会时,首座僧扮为毗卢佛,诵经施食,顶戴毗...(术语)教诫命令。长阿含经十五曰:侍者即承教命,往语诸人。大日经义释二曰:随闻善友等如法教命,便即不生疑惑。...标,表之意。指示月之指,称为标月指。佛教将“真如”比喻为“月”,故对不知真如(月)者,以诸种法来说明(指)真...亦名:亡人物断轻重仪式、亡僧物断轻重仪式、亡五众物断轻重仪式 随机羯磨·诸分衣法篇:“断轻重物。十诵,病人死...指体达真如之理而修行。真如之理平等无相,冥合此无相之理而修行,即无故行之心而自契于行,称为不行而行。据往生论...【受用圆满】 p0728 瑜伽九十八卷三页云:受用圆满者:谓衣仅蔽身:食才充腹,便生喜足。于余长物,非时食等,...(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亦名:长衣二净和合、衣和合净 子题:衣和合净、色和合净、色衣和合净、染色和合净、和合净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有为法】 为者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简称有为。乃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狭义而言,特指人的造作行为。...(杂语)即六和敬也。...【五种作吉祥法】 p0275 瑜伽五十七卷十七页云:复次如世尊言:诸受欲者、略有五种作吉祥法。谓忍辱,柔和,观人而...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诣佛所,礼拜佛陀,并且请佛为众说法。佛陀慈悲应允,为大众开...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业缘所夺,不能专注在念佛法门上,这是我们的业障。这个业障实...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与会者讲法。为什么所有的经典里面只用一时?佛为什么不说这...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虽然已中国化了,但毕竟是外来的,是专门供佛、敬佛的道场。佛...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实际上就取决于至诚心。第十八愿十声都能往生,但是它的前提要有至诚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有夏天的暑热就一定会有冬天的寒冷,所以就一定要为冬天的寒...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 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胜义谛是佛法中常用的一个佛学概念。佛门里面常说二谛融通三昧...
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法相辞典】
【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p0561
上篇: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 | 下篇:有寻有伺等三种差别 |
(物名)又曰花笼。以金属编竹造之。如浅笼者,其形似皿,故亦曰花皿。于此盛种种彩纸所制之莲瓣,又或叶,行道而散...
毗卢帽
教命
标月指
亡物断轻重仪式
不行而行
受用圆满
缘心
衣二净和合
有为法
和敬
五种作吉祥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取决于至诚心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