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戒应。四明人。自号雪堂。才识英敏襟度豁然。久学南湖为时伟望。郡以南湖请圆辩。师奉命之东掖。以礼奉迎。及圆辩至大开法施。妙旨雄谈唯师可企。一日叩函丈。问指要中未了义。圆辩曰。汝能背诵。吾将为说。数日诵通。暨上请。辩曰。此中为汝说得彻也。师忽有省。自是机辩奋发莫有敌者。出主白莲。学徒云会。宁海岁有大会。请师一月讲经。道俗万众仰听肃肃。鸿音一震莫不警寤。一日无疾。别众归寝。右胁而亡。塔全身于寺山之灵源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梵语 vyasta-laksana-smrtyupasthāna。声闻乘见道以前所修七加行之第二。又作别相念处。分别修身、受、心、法四念...(术语)三有之一。总称色界四禅天之果报也。果报之实在,名为有。...(名数)一段食,分分段段啮碎而食者。香味触三者为体。寻常之食物也。二触食,六识触对可爱之境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差别者,谓识生差别故,内死生差别故,外谷生差别故,成坏差别故,食持差别故,爱非爱趣分别差别故,清净差别故,威...【五语路】 p0257 集异门论十三卷四页云:五语路者:云何为五?一者、或时语,或非时语。二者、或实语,或不实语。...谓酬报因业之土。即由众生自业所感之依报之国土,及为酬报菩萨因位之愿行所得清净之佛土。 (一)众生自业所感之报土...诳者,耽着利养贪癡一分,诈现不实功德为体,邪命所依为业。...(术语)天人与神仙也。理趣分述赞中曰:五趣之极曰天,人有神德曰仙。大日经疏二曰:天仙谓诸五通神仙。法华忏法曰...(术语)二障之一。根本无明,碍正知见而不达本觉真如之理,谓之理障。圆觉经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之本惑不相应而起之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之无明...(术语)男配于慧,女配于定,曼荼罗中之天女,总为定门之标帜,故谓为定妃。秘藏宝钥上曰:八供天女,起云海于妙供...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问:许多人努力了大半辈子,回首看,难免有这辈子似乎白活了的感叹。可是人生不能重来,难道就只能如过河卒子,拚命...
静坐一法,佛法叫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的世间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等的世出...中道二字,并不是指我们的身和语,而是心。当我们不喜欢的一个法尘升起时,它影响了心,并且有了迷惑,当这颗心已经...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0)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对人生来说是漫长的,当我...具足信愿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讲得非常清楚:「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念佛的人...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正念!第一念的正念不容易做到。诸位你相信你临终的时候是身...
四、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法师戒应《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处躬《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法莲《佛祖统纪》 |
梵名 Rūpa-vajra。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相当于四摄菩萨之钩菩萨。住理趣会外院之东门。色,指可爱之境,美...
别相念住
色有
九种食
差别
五语路
报土
诳
天仙
理障
不共无明
定妃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圣严法师《演好人生大戏》

静坐与禅定
内心的中道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往生的真信愿和福德资粮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