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百论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来化世间,世间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著于口之左右,即阿与沤也。故外道书之首,皆安此二字。阿者无,沤者有。谓一切诸法,不出有无之义,故安于经之首以表吉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非器,指非受持佛法之机根。对华严经而言,非信行之器者,有无信、违真、乖实、狭劣、守权等五种人,称为五人非器。...【住舍正念正慧】 p0663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一页云:住舍正念正慧者:舍、谓行舍。正念,谓胜善念。正慧,谓胜...(术语)依有漏心变作之净土也。据群疑论一,谓阿弥陀佛之净土,虽由佛之无漏心变现而为无漏,然凡夫之心为有漏,故...唯识家所说五果中之等流果,以性质而别,又可分为如下三种:(一)真等流,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所引善、恶、无...(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全一卷。唐代沩山灵祐撰。为灵祐之语录。全称沩山大圆禅师警策。灵祐鉴于当时修行者逐渐懈怠,威仪不守,遂作本书警...金刚涂香,梵名 Vajra-gandhā,音译嚩日啰健陀、缚日啰巘题。西藏名 Rdo-rje-dri。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外四供...(传说)经律异相三十七引居士物故为妇鼻中虫经曰:有清信士持戒精进,有一沙门为道友。时清信士得病将死,其妇在傍...【遍计所执相】 p1124 摄论二卷一页云: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二解 无性释四卷一页云...(杂语)斥指愚昧之出家者而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不学愚僧,传为口实。通鉴唐纪七曰:愚僧矫诈,皆云由佛。今为自...(术语)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也。唯识论六曰: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无量义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摩尼娄陀(阿那律),在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打了瞌睡,受佛陀呵责,十分忏悔,发愿精进用功,再也不合上眼睛,因...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有益。以世法说:年老者静坐,可以减少头痛腰痛、眼花心乱、...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胜果报。是三善本所引等流。常行惠施如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在静坐,参功有力。若在四威仪中,与物交接,心念纷飞,话头沉...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大家也能多念无常迅速,多念修行了生死。用功时虽然辛苦,但...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点是很重要。起跑点错了,你整个后面全部错了。就是你要依止不...
七十二字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八行 | 下篇:七十二天 |
(杂语)Ayuta,又作阿庾多。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阿由多,隋言数十亿也。慧苑音义下曰:阿庾多者,当此方一兆之...
五人非器
住舍正念正慧
有漏净土
三等流
法行
沩山警策
金刚涂香菩萨
鼻虫
遍计所执相
愚僧
憍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宏海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第一的因缘

在家佛弟子的课诵选择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多念无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