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Ayuta,又作阿庾多。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阿由多,隋言数十亿也。”慧苑音义下曰:“阿庾多者,当此方一兆之名也。”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中之第十数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四种空以四种行为所依止】 p0470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此四种空,当知四行为所依止。外空,以内住心增上缘力,...(术语)护法,胜子,亲光之法相家,凡出诸法之体,有四重,此原为出佛说之教体而分别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804?~891)日本真言宗僧。空海之甥。早年随侍空海,并受其密教。又受真雅之两部灌顶,其后修法于阿波大龙寺。曾...【通达位】 p1025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次通达位,其相云何?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一)为唐代净众寺无相、保唐寺无住所举扬禅宗重要教义之一。即无妄念之意,指意识未存世俗之忆想分别,而符于真如之...凡八卷。又作拣魔辨异录。清世宗撰,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明代临济宗僧汉月法藏撰有“五...【戒现观】 p0692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云何名为戒现观?谓圣所爱戒。于恶趣业、已得决定不作律仪故。 二...(杂语)犯四重罪及五逆罪者。涅槃经九曰:犯四重禁及五无间,名极重恶。譬如断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往生要集下曰:...(名数)菩萨藏经云:人有十苦逼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是三受中之苦受也,...(名数)金刚般若经说梦幻等六喻,谓之六喻般若。...(人名)李长者通玄在则天朝,会华严经新译八十卷成,持至太原,寓高仙奴家,日食十枣,柏叶饼一枚,后人号为枣柏大...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只要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可以感应到,消除罪难,得到安乐。初修的人,修行修不起...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
我对当今所谓的成功,从来比较淡泊。日前,一位朋友拟去参加一场属于那类的成功学讲座,问我是否同行,我不仅直摇头...
佛化众生,随机所感,唯众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动佛陀诞生于世,无论昔日诸佛教化,还是未来弥勒教化,皆当机众生大福...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每一个刚刚结识的新面孔呼之为朋友,将其拉入自己的关系圈。 ...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是什么呢?业障重了我们不会闻到这么多名号,而且是在末法最严...
这个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其实这个忍不是忍辱的忍,这个忍是智慧的意思。这个忍,其实...
阿由多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目佉跛折罗 | 下篇:阿世耶 |
(杂语)弥陀摄取念佛之众生也。般舟赞曰:一切时中缘法界,摄取六道现身中,眼见耳闻心内事,寻声救苦刹那间。...
四种空以四种行为所依止
法相宗四重出体
真然
通达位
无念
御制拣魔辨异录
戒现观
极恶
十苦
六喻般若
枣柏大士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只念一句观音圣号,菩萨就可以感应到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什么才是成功的标准

净土得遇之难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