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沩山灵祐撰。为灵祐之语录。全称沩山大圆禅师警策。灵祐鉴于当时修行者逐渐懈怠,威仪不守,遂作本书警策彼等归于正道。本书以散文、韵语组成,初以散文详述警策之意旨,分五节:(一)示色身之大患,(二)惩出家之流弊,(三)明出家之正目,(四)示入道之由径,(五)结劝叮咛。次用韵语,四言三十六句,文简而意切。禅宗将本书与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等,合称“佛祖三经”,为初学者所必读。注释书有宋代守遂之沩山警策注一卷、明代道霈之沩山警策指南一卷、明代弘赞之沩山警策句释记二卷、明代大香之沩山警策句释记注一卷。 p61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增上心】 p1314 此是静虑之异名。瑜伽十一卷九页云: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 二解 世亲释一卷...具有认识作用之主体为“能缘”,被认识之客体对象为“所缘”。缘乃依赖、依靠、攀缘等意,即表示心识非独自生起,必...禅林为奉祝皇帝、皇后及皇太子圣寿无疆,而安置于佛殿本尊前之三座灵牌。禅林象器笺图牌门记载其立牌方式为:中间书...全一卷。日僧空海撰。又作吽字释、吽字真言。为日本真言宗十卷章之一,三部书之一。今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七册。解说 ...(杂语)谓自夸也。...(术语)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见佛为目的。为欲三昧发得,于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三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亦名:回僧物入己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若不知;若作不许想;若许少劝令多,许少人劝与多人,劝...【不正思惟】 p0327 瑜伽十一卷八页云:不正思惟者:谓不可思处所摄思惟。不可思处者:谓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入于禅定者,其心愉悦自适之谓。如华严经净行品(大九·四三二中):“若咽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杂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术语)谓刹那之间,具生住异灭之四相。转变无常也。对一期无常而言。仁王经上曰: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说出家功德经...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第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不可思议;第二个、是外在佛陀的...
安世高大师简介 安世高大师(约西元二世纪),安息国人,名清,字世高。系安息国(今依朗)太子,博学多闻,信仰佛教,...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劝谕,使令感悟,只好忍耐随任,忆念观音,以祈慈佑得乎,并恳...
有道友问: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你问念佛是谁?参啊!到底是谁?谁在念?嘴巴在念,嘴巴还在,气没有了。这...睡眠时是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时刻,人体就像一个天然大工厂,入睡后,依旧活跃的器官却进行自己的排毒作息。而失...先把绿叶菜表面的水滴风干掉,然后放入袋子,一定记得放一张纸巾进去,在冰箱冷藏保存的时候,纸巾会吸附一些水气。...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三性的原理 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求事...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猛利的出离心啊!归去来,魔乡不可停啊!无量劫的轮回,无有休...
沩山警策
【佛光大辞典】
上篇:沩山三种生 | 下篇:沩山灵祐 |
【苦对治乐】 p0844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苦对治乐者:谓因寒热饥渴等事,生起非一众多品类种种苦受。由能对...
增上心
能缘
三牌
吽字义
卖弄
定心别时念佛
回僧物戒开缘
不正思惟
禅悦
与手低头
刹那无常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心力和佛力的结合

安世高大师的简介生平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如何参「念佛是谁」
五脏排毒的时间表
延长蔬菜保存时间的方法
文珠法师《理性感性与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