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具四法之安乐世界也。即涅槃之都是。涅槃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大德,故有此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一、信财,信能使人决定受持正法; 二、进财,在未见谛之前,要一心努力求取出世之道; 三、戒财,戒为解脱之本,能...(术语)十恶业之一。离甲乙二人亲和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若染污心,发坏他语,若他坏不坏,俱成离间语。...(图像)修真言瑜伽经者观想之尊像也。瑜祇经曰:若作曼荼罗,及画瑜伽像。...【他义行】 p0485 瑜伽八十一卷八页云:他义行者:谓利他行。如佛菩萨;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为欲安乐无量众生,乃至...禅宗公案名。为道吾圆智表示其禅旨真髓之公案。景德传灯录卷十四(大五一·三一四下):“问:‘如何是和尚家风?’...(譬喻)以风灾譬死也。涅槃经十二曰:如风灾起,能吹一切悉令散灭,唯除四禅,力不至故。善男子!死风亦尔,悉能吹...(术语)贪欲与瞋恚愚痴三种之烦恼也,此三有荼毒人最剧,故称三毒。涅槃经二十九曰:毒中之毒,不过三毒。释门归敬...【正行供养】 p0503 瑜伽四十四卷五页云:若诸菩萨,少时少时,须臾须臾,乃至下如构牛乳顷,普于一切蠢动有情,修...(术语)制止心念邪非之戒也。是为大乘戒之通义。然小乘戒中南山四分律宗之意,于制戒立深防与分限之二者。而分限即...子题:受戒者罪重不受者罪轻 行事钞·序:“然犯化教者,但受业道一报;违行教者,重增圣制之罪。故经云, 受戒者罪...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又失落、...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生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现世八法,而是为未来更广大地修持大乘道...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结果掉下来,弄髒自己的脸。另一个是像逆著风扫地,扬起的灰尘...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故有一次在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有德行的人,绝对不会骄傲的。一个骄傲的人,他的胸量就小,脾...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岁的五通仙人,名为须跋陀罗。他能够飞天、遁地、变大、缩小等...
四德乐邦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德处 | 下篇:四德波罗蜜 |
(术语)谓行住坐卧之四威仪也。往生要集中本曰:外仪虽异,心念常念。...
四谛
七法财
离间语
瑜伽像
他义行
道吾起拜
死风
贪瞋痴
正行供养
心戒
化行二教罪异单重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人生的七味心药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自私自利遭苦报
参禅必修的课程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