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波罗蜜为到彼岸之义,显事之究竟者。四德者常乐我净也。如来之法身,为四德之究竟处,故曰四德波罗蜜。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成摄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谓比丘受檀越之施食也。行事钞一之下曰:五百问曰:不着三衣受食犯堕。...【有支差别】 p0544 瑜伽十卷一页云:欲有云何?谓欲界本有、业有、死有、中有、生有、及那落迦傍生饿鬼人天有...【有漏善】 为无漏善的对称,谓生起无漏智以前,凡夫所发之善根。如五戒、十善,及见道以前的善根皆是。若修有漏之...又作剃发。即出家归依佛门,须剃除须发,其后亦须按时剃净。净发之法,据四分律卷五十一载,比丘之须发皆应剃净,长...(术语)真如也。一,平等之义,名平等之实相曰一实。三藏法数四曰:一实谛,谓一实相中道之理也,无有虚妄,无有颠...禅林中管理经藏之职称。堂主之上有藏主,然藏主不居藏殿,而由堂主守经,其职责与众僧之借阅书籍有直接之关系,故常...(术语)练习记忆之禅定也。维摩经天台疏一曰:舍利弗问经云: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昙花,即优昙花、优昙钵花。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载,此花三千年开花一次,开时金轮王出世,乃佛之瑞应,故比喻事物之...(术语)缘虑之状。圆觉经曰: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集。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指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由此而分前堂、后堂。前堂首座领前堂之大众,后堂首座领后堂之大众。头首、大众...(一)与传法同义。谓法脉展转相传而不绝,如灯火相续而不灭。大般若经卷四○六(大七·二九上):“诸佛弟子凡有所说...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第三...
因为信佛,从佛的教化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处。例如说我们人人都有烦恼,但是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是不是一定要专职打坐、阅读灵修书呢?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在纷乱的环境中,如何把心静下来?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人出言不逊,冒犯了您,这时该怎么回应? 我们首先要理解,环...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即诵《弥陀经》一卷,...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弗尊者辞别世尊之后,返回位于摩竭提国的故乡那罗村,示现身染...
问: 能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小法?什么是大法吗?这一点我总是搞不明白。 宏海法师答: 大和小是相比较而言的,打个...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见到许多儿童在水边玩鱼。 佛陀问那群儿童说:孩子!你们怕不...
四德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德乐邦 | 下篇:大地四轮 |
(人名)Sudatta,又作须达多。新称苏达多。译言善与,善给,善授,善温等。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本名,祇园精舍之施...
受食
有支差别
有漏善
净发
一实
经藏堂主
不妄禅
昙花一现
缘相
出入板
传灯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圣严法师《办公室的沟通智慧》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佛陀最后的教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