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摧伏】 p1298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又摧伏者:谓与未生士用生相违故。...戒本疏·解今题目:“五百部,智论云,佛灭度后,五百异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等。”行宗记释云:“五百部,智论但有...子题:邪心中语、慢心中语、名字语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智论云,凡夫始学, 邪心中语 ;那含果人, 慢心中语 ;...(术语)以慈爱之心而敬崇之也。无量寿经曰:慈敬于佛。...(人名)莲社七祖之第四祖,唐大历二年止于衡州之灵峰寺,慈忍戒定,当时之宗师也。尝于僧堂之食钵中现一寺题曰大圣...后唐僧。永嘉人,俗姓吴。字登封。幼于陶山寺剃度。为人耿介,不与常人交杂。好作古调诗,然皆苦僻寡味。擅长草隶,...(故事)阿阇世太子听提婆达多恶友之言,幽囚其母后韦提希于宫内。...【唯识开蒙】 二卷,元代云峰辑,全名为《唯识开蒙问答》,唯识一宗,自唐代由玄奘、窥基二师创立后,百余年间,宗...(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梵名 Gautamī,巴利名 Gotamī。即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亦为释种中一般女子之通称。又作乔答弥、俱昙弥、瞿昙...总摄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之菩萨。此尊一身兼具三十七尊之妙用,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左右第一手各结智拳印,左第二手...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如果对于佛道有很强的好乐,对世间的贪恋之心自然就会...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坛经》是六祖慧能的开示,由门人所记录...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多少时间?不用功有多少时间?打妄想和用功的时间,比较比较哪...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白天负责厨房典座的工作,晚上则以诵经作为修行的功课,一日...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俱舍论》 不定性者,那就是一般的凡夫,除了正性...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见佛,因为那时佛要度罗睺罗出家。国王得到消息,也赶去参加盛会。礼佛后,佛陀就为他开示佛法。等...
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五恶之因,就会获得相应恶的果报。 恶报的表现形态,有现报五痛之花报,即...
有漏善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有漏善】为无漏善的对称,谓生起无漏智以前,凡夫所发之善根。如五戒、十善,及见道以前的善根皆是。若修有漏之善法者,能招感人、天等有漏之果报。据《俱舍论》卷四、卷十二载,生得、闻、思、修四善为有漏善。生得善,指与生俱来,自然而起之善。闻、思、修三善,即由听闻教法、思惟审察、禅定观行等三善,能生起无漏之智慧。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五。
上篇:有漏果 | 下篇:有漏智 |
梵语 marīci。译作阳焰、焰(炎)。全称野马泉。乃现于沙漠或旷野中之一种自然林泉幻象。即热气之游丝或尘埃现于远...
摧伏
五百部
世界语言有三
慈敬
法照
光
韦提幽囚
唯识开蒙
频来果
憍昙弥
大胜金刚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安法师:生命就在呼吸间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舌头的妙用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罗睺罗出家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