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一慧德处,由闻正法而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二实德处,以是智慧见真谛之空理,故名实德处。三舍德处,见真空而离烦恼,故名舍德处。四寂灭德处,见空理而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见成实论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别解脱】 p0688 集异门论十七卷十一页云:云何别解脱?答:谓诸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佛薄伽梵,自知自见,...(譬喻)爱欲之车轮也。爱欲乘人轮回于六道,譬如车轮也。性灵集八曰:四生之爱轮。...亦名:结说戒小界法并解、说戒小界结法并解 子题:下道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结解说戒小界者,言行相因,要在人法...(术语)佛初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犯五戒者,则...【六波罗蜜多及四摄事所感果】 p0315 瑜伽四十三卷二十一页云: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广说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书名)十卷,门人等编。编录临济宗扬岐派虚堂智愚之法语偈颂诗文者。前七卷,虚堂在世已被刊行,续集三卷,系妙源...(名数)一令住于菩提心之善知识,二令生善根之善知识,三令行诸波罗蜜之善知识,四令解说一切法之善知识,五令成熟...(器名)或作郁伽罗,又名云优伽罗,总是一号。时诸比丘得此国贵好瓦钵,不受,佛听受畜。...【四喜足】 p0405 瑜伽八十六卷十四页云:复次愚夫异生于有漏事有四憙足。当知多分,是诸外道。何等为四?一于人身...【幻等八喻】 p0388 摄论二卷十页云:复次何缘如经所说于依他起自性,说幻等喻?于依他起自性,为除他虚妄疑故。他...(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爱生经之别译。梵志之儿死,愁忧见佛。佛言爱生便生愁忧。后因波斯匿王之请,广...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随缘度化: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
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一意孤行,不论怎样都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一个万事皆缘,随...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是走人天的道路;解脱乘呢,解脱身心烦恼,走那个出离世间的道...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自居。 居就是住的意思,就是我...
禅是什么东西呢?平常大家都晓得,有如来禅、祖师禅。禅是印度的名称,翻译成中文,就是静虑、思惟修。在禅堂里参禅...
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伎:古泛指歌舞表演。乐:音乐。妓乐指人们欣赏音乐演奏,或观看各种歌...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自东汉到唐末是由萌芽而达灿烂的时期,由四代到现时是由凋零而至枯槁的时期。所以衰落的主...
其次一个问题,我们信佛的人,家庭里面为什么要供佛?《金刚经》上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是无相的,我为什...
四德处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德 | 下篇:四德乐邦 |
【三种神用】 p017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六页云:复有三种神用。一、运身,二、胜解,三、意势。运身神用者:谓...
别解脱
爱轮
摄僧三小界说戒小界结法并解
五戒法
六波罗蜜多及四摄事所感果
虚堂和尚语录
十种善知识
乌伽罗国钵
四喜足
幻等八喻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最上乘论

不要扰乱众生得度的因缘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学佛的三个阶段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三藏十二部经,没有看到哪部是讲气功的

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论佛教徒的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