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内供养之四菩萨与外供养之四菩萨,合为八供养。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修行佛道者之谓。又称道者、道士。在禅宗则特指童行(有志入寺出家,而尚未得度者)而言。有时则指神社佛阁之参诣者...凡二卷。属于净土曼荼罗之绘卷。藏于日本镰仓光明寺。系描写奈良时代所制作当麻曼荼罗之因缘故事的绘图。所描绘之内...【四种修】 p0420 杂集论九卷十二页云:修云何?略说有四种,谓得修、习修、除去修、对治修。得修者,谓未生善法,...(名数)此四念处观有二种:一云别相念处,二云总相念处。别相念处者,如上分所观之境为身受心法之四者,追顺而别别...指弥陀与释迦二尊之教。净土宗称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摄有二尊之教义。善导对此曾有说明,以其鉴于自来慧远、智顗、...又作韦陀论、吠陀论。为印度古代婆罗门之经典。韦陀,梵语 veda,意译明;明,为智之义。婆罗门立四明论,佛教则立...(术语)世俗普通之智慧。通于世谛之事相者。对出世间智而言。...【七行观受七相】 p0063 瑜伽九十六卷七十页云:又由七行,于诸受中,观受七相。谓观诸受自性故;现在流转还灭...大力,梵名 Mahā-bala,音译摩诃嚩攞。位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第一列金刚萨埵菩萨左方之侍者。密号大勤...谓众人之所以能同乘一树荫、同渡一河流者,皆系前世因缘所促成之果。 p80...在大法会中领导众僧做佛事的九位比丘,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衲众。...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古时候有个财主,从拥有九十九只羊的那一天起,就眼巴巴地盼望着能再添上一只羊,好凑够一百只。 一天深夜,他辗...
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杀生,今生也大都喜欢杀生;前生喜欢偷盗,今生也大都喜欢偷...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最终临死你一点都带不走。再加上人一生的命运确实是有命运这就...
天下事有定理,无定事,当以理定事,以事论理,俾合乎天理人情,则得之矣。孟子所谓,男女授受不亲为礼,谓嫂溺不援...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西方者,无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要给大家讲一下拜佛这个事儿。之所以今天突然间换了个题目,是因为近期有一些来朝山的信徒,他...
净土决疑论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皆可证道。即今...
你的来生会是什么样子呢?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多病?英俊潇洒还是丑陋龌龊?地位高还是低呢?这一切,就要看你今...
四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河 | 下篇:四知 |
一青一切处 二黄一切处 三赤一切处 四白一切处 五地一切处 六水一切处 七火一切处 八风一切处 九空一切处 ...
道人
当麻曼荼罗绘卷
四种修
别总二种念处
二尊教
明论
世智
七行观受七相
大力金刚菩萨
一树之荫一河之流
九僧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你是在饮用一杯「咸水」吗

【推荐】如果常做某一类的事,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念佛有什么规矩仪式和禁忌吗

念佛法门了生死之易

上香拜佛皆是道

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