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此四念处观有二种:一云别相念处,二云总相念处。别相念处者,如上分所观之境为身受心法之四者,追顺而别别观之也。但于第四法念处,有杂缘不杂缘之二者,不杂缘法念处,唯观法之一境,杂缘法念处,于身等四境或合观身受之二者,乃至四境皆总观之。盖法之名,泛通于前三者也。总相念处者,于杂缘法念处之法后念,不分身受等之四者,总合之而观诸有为法为无常。观诸有漏法为苦,观一切法为空为无我,故名总相念处。别相与总相之相违,在于前境之分与不分。又,能观之行相,别相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之四者。总相为无常,苦,空,无我之四者。小乘七加行位中,此别相观之位名第二之加行别相念处,此总相观之位,名第三之加行总相念处位,于此加第一之加行五停心观,称为三贤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职位)大众食斋粥时,立于食堂一面举声报斋食之名者也。其法入堂先拜圣僧,次拜住持,次拜首座,次立于南方一面,...【迦叶摩腾】 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而敏悟,兼有风姿,博学多闻,特明经律,思力精拔,探赜钩深,敷文析理,...(名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衣服卧具饮食医药。无量寿经下...(术语)教法之利益,由教法而受之功德利益也。...因明用语。因明八门之第一。略称能立。与“似能立”相对称。因明三支作法中,立者(立论者)能成立其论式,且其论式...【无学解脱智见蕴】 p1087 大毗婆沙论三十三卷十三页云:云何无学解脱智见蕴?答:尽智、无生智。问:何故此二智、...【祭祀饿鬼则到非余趣】 p1033 发智论一卷七页云:祭祀饿鬼则到非余趣耶?答:彼趣法尔得如是处事生我分,是故祭祀...(术语)台家所判五时之第三。自成道已后十二年,于八年之间,说维摩经金光明经等之诸方等时期也。此诸经名为方等者...(一)指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朝野群载十二律师敕宣:“勤修香火,坚护木蛇。” (二)木雕刻成之蛇形竹篦。景德传灯...二种生灭之一。指六染心中之后三种“不相应染”所显现之微细生灭相。于大乘起信论所立六染心中,后三种染心即现色不...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普贤行愿品...(龙藏本)...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如瑞法师答: 佛教里有很多的佛菩萨,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去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心态...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地之德,传统文化效法天地之德,厚德载物就表示大地的浑厚。 ...第一条,叫富而不污。 污者,浊而染。拥有了大量金钱的同时,不被铜臭所染、不让心蒙尘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太多的...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不要东听西听。什么叫持名念佛?你说什么...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龙天护法自然护持。所以修行人不要去打广告,做宣传。如果有一点功德,还要藏起...
台中市南普陀寺,开山方丈国强法师,七十四年应祖国师友之邀请,回去重建祖庭。回去之后便忙于建设,修建寺院一座,...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秋冬的冷暖,世间万物的改变;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
别总二种念处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念处观 | 下篇:四果 |
(术语)Deśaniya,译曰发露,说罪。所犯之罪向他自首也。旧谓之忏悔。行事钞中四之三曰:提舍那者,此云发露。谓...
喝食
迦叶摩腾
四事
教益
真能立
无学解脱智见蕴
祭祀饿鬼则到非余趣
方等时
木蛇
细生灭
二无我智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富裕」的三条家规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心安放在道上,龙天护法自然护持

诵持普门品的感应--保住了清净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