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菩萨初地以上少分断惑证理也,起信论谓之随分觉,台家谓之分证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圆觉经说三种之观法,谓为圆觉之三观:一、奢摩他观。奢摩他,译言止,专静止心念而入于涅槃也。二、三摩钵...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离杀盗淫。不离余二。...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佛名)旧言毗摄罗。...栴檀像之略称。栴檀为一种香木,赤色者称牛头栴檀、赤栴檀;黑色者称为紫檀;白色者称为白檀。其木质致密,适于雕刻...梵语 svayambhū-jāna。指诸佛不藉功用,自然而生之一切种智。又作自然智慧。隋代吉藏于法华义疏卷六,解释法华经...(人名)俗姓淳于氏,唐扬州江阳县人,年十四,就智满禅师出家,研极三藏,尤精戒律。受日本入唐僧荣睿普照之请,与...(术语)我法二者仅存迷情之见,于理为无体也。即遍计所执性。...(术语)Ssṁskāra,译曰行。五阴之一。见胜鬘经宝窟中末。...(杂名)为夏安居之僧众。...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往生论...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普贤行愿品...古时候有个须和多国,国王名叫萨多浮。一日国王出外游猎,遇见一座佛塔,便取出五个小钱布施给佛塔。当时有个旃陀罗...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能自理,他有个老母亲给他料理生活。他老母亲去世之后,他整个...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岂有...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
四大名山的菩萨各有所表:文殊菩萨表大智,普贤菩萨表大行,地藏菩萨表大愿,观音菩萨表大悲。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世去享受,于是,帝王将相便用财宝、随从、宫女等等来陪葬,但...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实就是九...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何...
分证
【佛学大辞典】
上篇:分卫 | 下篇:分证即 |
(菩萨)胎藏界文殊院之尊。文殊师利菩萨之眷属。...
圆觉三观
能学多分
慧根
毗摄浮
檀像
自然智
鉴真
情有理无
僧塞迦罗
夏众
释门章服仪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悭心难舍
王痴头往生极乐
哪里没有佛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修修慈悲心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