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vayambhū-jñāna。指诸佛不藉功用,自然而生之一切种智。又作自然智慧。隋代吉藏于法华义疏卷六,解释法华经譬喻品所述之自然智,谓总明空、有二智,而任运了知空、有二境,即无功用智。唐代窥基之法华经玄赞卷五末载,佛由自觉而生观空智、观有事智等二智,称为自然智。亦有称智性为自然智者。另据大日经疏卷五、卷六载,自然智系如来自觉自证之智,非修学可得,亦无法传授他人。梵语 svayambhū,乃自存、独立之意,即指佛陀本来具足之智。[法华经法师品、大日经卷二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宗镜录卷九] p25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提舍尼篇约行分别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约行者,前之三戒,自分离讥;后之一戒,就胜进说。”行宗记释云:...(杂名)随愿文之有无。若有愿文,则表白已后读之。其愿文随施主之意制之,见明眼论。...(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四。言极乐之色声等五种境界极其妙乐也。...(公案)云门以拄杖示众云:拄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么处得来?见碧岩六十则。种电钞六。...(术语)真言之法阿字转为 阿, 阿(长), 暗, 恶如其次第,即于东南西北四方,显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德,...【三自性不成无差别】 p0215 摄论二卷八页云:若由异门,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云何三自性不成无差别?若由异门,...【匮戒】 p1296 集异门论二卷十一页云:匮戒云何?答: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之,是曰观行,又观心之行法也。...(人名)唐青龙寺东塔院义操。乃慧果阿阇梨付法之上足,为国师。以大悲胎藏等三部之秘法,付与法润义真大遇等。见明...【示现等觉涅槃甚深】 p0530 世亲释十卷五页云:颂曰: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此未曾、非有。诸佛身常故。此颂显...(术语)假谛之异名。台家空假中之三谛,仁王经疏三以为空色心之三法。...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的心跟莲花的境接触的时候,本...
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是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说。先看两方面的二义,先看觉察,再看...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几个月时间,后来没有受持戒本上的戒条,也没有半月读诵。现...
一、母亲的苦难人生 我的母亲梁桂英居士,1936年7月出生于一个手工艺人家庭。外婆生了好多子女,但大都夭折了,最后...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路上影响很大。每一件事都让我对生命的本质产生了疑惑。 我小...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二、怨敌:直接损害自己的人; 三、中庸:与自己无恩无怨...
【竹窗随笔原文】 世人以不识字、不解事为愚,此诚愚也,非愚之愚也。读尽五车书①,无字不晓;收尽万般巧,无事不...
自然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自然神 | 下篇:自发宗教 |
佛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种种的身体或是种种的事物。...
波罗提提舍尼篇约行分别
神文表白愿文
五妙境界乐
云门拄杖子
四转
三自性不成无差别
匮戒
观行
义操
示现等觉涅槃甚深
色谛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佛者觉也,是觉悟到什么呢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梁桂英老居士往生记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圣严法师《小时候的疑惑》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