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四。言极乐之色声等五种境界极其妙乐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称佛地也。义释十三曰:大智灌顶地者,即是如来第十一地也。由住第十一地入大智灌顶,乃能作如来事。...为唐初统理僧尼及道士之中央官府,掌理帐籍、斋醮等事,为僧官性质。原置于鸿胪寺之下。其后,僧官之权限渐被缩小,...(术语)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群籍。嘉祥疏曰:五明道术。...(术语)起猛烈之风分散支体之三昧也。止观一曰:阿难河中入风三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风奋...【色界菩萨】 p0568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十二,色界菩萨。谓生色界中,住菩萨法性;远离无色,修诸静虑。为令自...(图像)中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势至菩萨之三体。见观无量寿经。...据法华文句卷三上载,七善指圆顿大乘所具足之七善。即:(一)时节善,谓法华经具足序、正宗、流通三分,即初善、中善...(衣服)祈请神佛时所著之清净衣也。真言师各依其修法而异其色,但俗人一般著白衣。...亦名:四分律宗虽是小乘分通大乘 子题:五义分通、四分通明佛乘、沓婆厌无学、施生成佛道、相召为佛子、舍财用非重...譬喻受佛陀教法之一切众生,犹如受雨水滋润之草木。(参阅“三草二木”603) p4312...【等至】 p1118 俱舍论二十八卷五页云:已辩无色;云何等至?颂曰:此本等至八。前七各有三。谓味、净、无漏。后味...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要把你所学的佛法运用到你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让佛法跟生活脱节了,成了两条并行线。 我在这里拜忏与你在公司上班一...《慈悲三昧水忏》共上中下三卷,今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五册,卷前有《御制水忏序》(末署成于永乐十四年七...
「药师灌顶真言」是出自《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药师灌顶真言,在这里我们讲最重要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个月黑之夜,出门捉蛐蛐,不知不觉来到了坟地。抬头猛然看...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对一对我们目前是属于哪一种,再找到适当的方法来调整。那么既...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发起菩提心呢? 四心具足,真正圆满 省庵大师在...
五妙境界乐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妙欲 | 下篇:五戒 |
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能离杀盗。不离余三。如是名为能学少分。...
大智灌顶地
崇玄署
道术
风奋迅三昧
色界菩萨
阿弥陀三尊
大乘七善
净衣
四分律宗教虽小乘义当大乘
草木
等至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哪怕是饿着,也别去做屠宰的行业
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

药师灌顶真言的功德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若能作不净观,欲火当下冰消瓦解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