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华文句卷三上载,七善指圆顿大乘所具足之七善。即:(一)时节善,谓法华经具足序、正宗、流通三分,即初善、中善、后善,三分皆是当机得益之时,故称时节善。(二)义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其义深远,为顿教了义之理,而非声闻、缘觉所能测其边底,故称义善。(三)语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其语巧妙,乃如来金口梵音,会理直说圆顿一乘妙教之文,听闻之人无不欢喜,故称语善。(四)独一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纯一无杂,独为菩萨而说,非为二乘所共,即圆顿一乘之妙教,故称独一善。(五)圆满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具明世间、出世间满足之理,故称圆满善。(六)调柔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清净洁白,唯谈中道之理,而无空、假二边瑕秽之相,调和柔顺,故称调柔善。(七)无缘慈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备有梵行之相,心不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一切众生自然现益,故称无缘慈善。 p80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中品世间律仪】 p0362 瑜伽九十一卷十二页云:又如有一、能速作意,于诸境界,而自摄敛;亦能观彼所有过患,令不...(术语)以自因他因共因无因之四句,推捡有为法,以证诸法之不生不可得也。例如梦为蝴蝶,此梦中之蝶,若由自生,则...(异类)Airāvana,又作爱罗筏。龙名,又象王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蔼罗筏拏,旧名伊罗钵多罗,亦云伊罗此云香。...(一)鸠摩罗什所立之三种法身,即:(一)法化生身,由法性化现之化身佛,即金刚身。(二)五分法易,即戒、定等之五分功...济缘记释云:“比丘问佛,三世佛法兴废久近。佛因答之,止以说戒用验存亡。方今天下行此法者,百无一二,纵行乖法。...宋代僧。会稽(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与俗姓均不详。弱冠出家,试经得度。初习律藏,其次探研天台,深领三观十乘之旨...涅槃之异名。涅槃为空寂之极处,故称空际。又作实际。所谓空寂,乃远离诸法相不生不灭之寂静状态。楞伽经卷三(大一...(术语)谓禅师上堂说法其终拈提古则,或举偈语而结一会也。见象器笺十一。...【二十种烦恼现行】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载,即指:一、随所欲缠现行,指在家之人未离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种种缠...梵语 sad-hetavah。(一)将一切法之因分为六种,即:(一)能作因(梵 kārana-hetu),又作所作因、随造因。即某物生...全一卷。吴·支谦译。又作四不如愿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言佛陀对纯陀长者说人生在世有四愿,即欲吾身长寿康泰、...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佛又归何处? 大安法师答: 佛有三身。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的心。 一、锻炼 首先解释「锻炼」两字的意义。古代的武士、剑...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淫。论云:如是所...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我就会联想起中医《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怒伤肝、喜伤心、忧...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
信愿念佛,一则可消灭过去造的罪业,二可息除眼前的烦恼,三者未来命终得生极乐净土。有信心有愿力的念阿弥陀佛,同...
大乘七善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乘 | 下篇:大乘七种大义 |
(杂名)野狐之精灵,变幻诳人者。传灯录十二(潭空章)曰:有尼欲开堂,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
中品世间律仪
四句推捡
蔼罗筏拏
三种法身
说戒不坏佛法住世
瑞仙
空际
结座
二十种烦恼现行
六因
四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也有寿命的吗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