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缘记释云:“比丘问佛,三世佛法兴废久近。佛因答之,止以说戒用验存亡。方今天下行此法者,百无一二,纵行乖法。佛法住世,知非久矣。”(业疏记卷一九·二三·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外物施】 p0492 瑜伽三十九卷二页云:又诸菩萨、亦由二相以外施物,施诸众生。一、求受用者,恣彼所须,如其所乐...梵语 bhiksu。音译比丘。以比丘能修福德之因,得供养之果,除去因果之馑乏。[维摩经略疏卷一(智顗)](参阅“比...(一)指心之相状。有心内相与心外相之别。心之本性清净平等,称为心内相。心随诸缘而生种种对境,称为心外相。[维摩...子题:还衣法、即座转付法、即座直付法 随机羯磨·忏六聚法篇:“( 还 衣法 )佛言,彼舍堕衣,应还此比丘,若不还...【身】 p0674 瑜伽一卷八页云:身谓四大种所造,身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此出其体。又三卷十五页云:诸根所随...子题:一钵他半、半钵他、下钵 资持记·释钵器篇:“钵他即梵国量名。准下 一钵他半 ,为周一斗,即唐三升三合强;...(天名)Aājra-vasin,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西方五天之一。一名抱弓箭毗那夜迦。...(经名)一卷,元魏法场译。佛应长者子之问,答生天乃至佛会各有五事。...八识所依所缘: 一、眼识 眼根为所依,色境为所缘。 二、耳识 耳根为所依,声境为所缘。 三、鼻识 ...亦名:使非亲织戒制意、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三,使非亲织戒。然三衣已具,...(修法)十日十夜念佛之行也。平等觉经曰:佛言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对于佛教徒能否养宠物这个话题,有很多人都可能思考过!结果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可以养,也有的人认为不可以养!...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骂表达。比如:天这么冷,为什么不穿衣服?为何公司这次升迁没有...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打铁感觉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铁一天就没有生计。天天在火炉旁...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可是,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生话越来越丰富,人类...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穴或是高空之处,我们都会在混乱中,而当拥有正见时,心就能完...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就是报,因缘果报就都生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息灭烦恼,精修戒行...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漏业一定要受有漏的果报,无漏业受无漏的果报,现在我们出家修...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烦恼。通过学习佛法,就会知道处理烦恼的方式。那就是,我...
说戒不坏佛法住世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说他粗罪犯过极重 | 下篇:说戒不得歌咏声 |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内煮自煮,无文开护,由煮缘时长,不可奢纵,故永闭也。唯除荒俭口法尽形,余无通处。”济缘...
外物施
除馑男
心相
舍堕衣还衣法
身
钵他
金刚衣天
辨意长者子所问经
诸识所依所缘
乞缕使非亲织师戒制意
十日十夜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佛教徒能否养宠物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训练心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