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总为大乘经之通名,别称则十二部经之第十曰方广经。方者以理之方正而名,广者以言词之广博而名。梵语曰毗佛略(Vaipulya,巴 Vipula)。胜鬘宝窟中末曰:“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中略)理正为方,文富为广。又一乘无德不包曰广,离于偏称方。古注云:真解无偏为方,理包无限称广也。”大乘义章曰:“理正曰方,义备曰广。若依小乘,语正曰方,言多曰广。”俱舍光记十八曰:“言方广者,谓以正理广辨诸法。以一切法性众多,非广言词不能辨故,亦名广破。由此广言能破极坚无知闇故,亦言无比,由此广言理趣幽博,余无比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善地法】 p0241 俱舍论四卷四页云:已说十大地法;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谓...梵名 Prakaranāryavācā-?āstra。凡二十卷。又称总苞众义论、广苞众义论、显扬论。印度无著造,唐代玄奘译。收于...亦名:羹饭等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羹饭等食者,非饭至羹尽,羹至饭尽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一九...(杂语)谓异口同音也。行事钞下之一曰:口和赏劳。...为我国古代僧官之最高位者。僧纲之最高阶位分为三种,三种中最上位之职位,称为大僧正。梁武帝普通六年(525),敕...(譬喻)疑惑交络譬如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智度论二十七曰:从诸佛闻法,断诸...(人名)慈恩大师能解妙义,称曰义天。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 【又】...(术语)寺院十名之一。出离世俗人之住处也。见僧史略上。...亦名:无根重罪谤戒缘起、无根谤戒缘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罗阅祇,尊者沓婆得罗汉已,手出火光,为僧知...【假相有法】 p1027 瑜伽十六卷二页云:何等名为假相有法?谓若于是处,略有六种言论生起;当知此处,名假相有。如...密家念诵真言时,以种子当作真言来念诵,或于种子之上加上“归命”一词而成之真言,称为一字咒。其种子为 (bhrūj...毗尼日用切要...(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重戒律。 第二对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往情深。他的老师...诸位,讲这个题目,当先从一切苦讲起,迫恼身心谓之苦,赅括种种曰一切,是指人生所受种种的痛苦,叫做一切苦。综观...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僧人到山下化冬,以储备寺里的日用所需,化冬的僧人首站就到大...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两方面介绍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要随分随力,一天到晚尽量不忘...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了,他就是放不下,烦恼。我们好多道友给我写信说烦恼,我也不...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常规的法门。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是圆满究竟易成的,但...
方广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方诣 | 下篇:方广道人 |
【四取】 取者执取之意。狭义而言,系指执著之烦恼;广义而言,为烦恼之异名。即将三界中之百八烦恼,分为四种类别...
大善地法
显扬圣教论
不等受食戒释名
口和
大僧正
疑网
义天
出世舍
无根波罗夷谤戒缘起
假相有法
一字咒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斌宗法师《八苦》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把「失去」当成习惯

成就临终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