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四正勤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名正勤。能断懈怠,故名四正断。以正策励身语意,于此最...梵语 catasra ārūpya-samāpattayah。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系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术语)佛四无所畏之一。证漏尽,而对于万人之难论,亦无畏惧也。...(书名)又曰天亲摄论。五摄论之一。谓世亲所著之无著摄论,释论也。有三译,陈真谛译十五卷,曰摄大乘论释。隋笈多...指二个以上之异种字相叠合成之悉昙子音字。重字,又作合成字、复合字。如 (ksa,叉)字为异种字所合成。于悉昙体文...【舍居处】 p0973 显扬二巻十八页云:三、舍居处。谓有事顚倒断。为安立无余烦恼息灭义故。...【因有七相】 p0592 瑜伽五卷十三页云: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禅林用语。指空解一切之禅法。刬子,即锄头。谓徒然铲除一切事物之存在,胸中了无些许义理或世间各种对立之法,然亦...谓执取所对之法,贪着而不舍离。此乃凡夫之境界。凡夫视心外之对象为实有,又于己身执著有“我”、“我所”,此皆执...(故事)阿阇世王害父王,身生恶疮,既遇世尊月爱光,身疮渐愈,即还本宫,都不知如来涅槃。于涅槃夜,梦月落,日自...指法华经之说会。二处即灵山、虚空。三会者,即:(一)自初至宝塔品之半,在灵山说,故称为灵山会。(二)自以大音声普...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们在佛门里面常会感慨,或者听闻到这样的话,就是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特别是佛法难闻。那么...
在《法华经》里面有一个特别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为大富长者,把他的好多的亲生儿子,喻为火宅内正在玩耍,而不知...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书上说有中阴教授解救法,念21遍经题就能自...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含了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至心念佛时,是否还要再想着我要求生...一、 叹无常,叹无常,一叹无常好凄凉; 为名苦,为利忙,用尽机关不久长。 争名名上死,夺利利中亡; 利数名场客,...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牛脾气,常常遇到不顺的境界,牛脾气就发作了。 有一回佛陀与...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
俗话说酒能乱性,酒后无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脑,让人无法控制自己,做出种种失常的行为。醉酒其实是酒精中毒,重度...
四取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四取】取者执取之意。狭义而言,系指执著之烦恼;广义而言,为烦恼之异名。即将三界中之百八烦恼,分为四种类别。烦恼能炽燃有情之业火,且其行相猛利,如毒刺能伤法身慧命,故称取。《俱舍论》卷二十载,烦恼能取诸有之果,故称为取。四取即: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参阅分释条。
上篇:四果 | 下篇:四相 |
即如意。又称和痒子、和痒子。为辅助搔痒之物。柄长约三尺,柄头作云状或手状。丛林中,法师说法及法会时持之,或于...
四正勤
四无色定
漏永尽无所畏
世亲摄论
异体重字
舍居处
因有七相
刬子禅
取着
涅槃夜阿阇世王梦
二处三会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读楞严经看什么

随顺众生,故说此言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舍利弗的牛脾气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