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疑惑交络譬如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智度论二十七曰:“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位于台湾高雄市。为佛光山高雄别院。于198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安座佛像,正式启用。早于1963年,星云大师于高雄市寿山...位于云南大理鸡足山。山在宾川、大理、邓川三县之间,一顶三趾,故称鸡足。世人遂以之比拟印度之鸡足山。放光寺为山...(一)人体之皮肉败坏,唯有骨存;修九想、八背舍等之不净观者须观此相。故行者每图绘枯骨之相,为骨观之对象,以便成...判断经论之旨趣,解释其义理。判,剖判之义,谓剖判佛陀教化始终之大纲。释,解释之义,谓解释一代圣教之逗机益物。...底沙,梵名 Tisya,巴利名 Tissa。释尊于过去世修百劫相好业时所遇之佛。又作底砂佛、帝沙佛、提沙佛、补砂佛、弗沙...(佛名)佛名,佛顶尊有多种。大佛顶其一也。【又】陀罗尼名,大佛顶尊之陀罗尼也。...【方摄】 p0375 如十种摄中说。 二解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方摄者:谓诸蕴等、依方而转。若依此方所生;卽此方所摄。...(名数)外道六种之论也。婆薮盘豆法师传曰:四皮陀六论。百论疏上之下曰:六论者:一式叉(Śikṣā)论,释六十四...【静虑无色各有四种】 p1379 显扬二卷三页云:于诸静虑及与无色,复有四种应知。一、杂染,二、洁白,三、建立,四...亦名:时与非时 子题:时、非时、时非时、昼夜各分九时、一时、十八时、一须臾、一怛刹那、怛刹那、一腊缚、腊缚、...【随眠断】 p1364 显扬三卷十六页云:二、随眠断。由出世间道,随力永断烦恼种子。...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大乘起信论》说:修习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识,断相续心。 经典上讲到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但却生起病来。身上首先长满小疔,然后变成大的伤口,后来这...
摩诃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饶益有情。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为多多地需求,都是长养爱欲的方便。我们每天前后夜修行,中夜...目犍莲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以神通第一着名。普通人不能看见、不能听到、不能做到的事情,他都能够看到、听到...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始以来贪爱炽然,流浪生死,八万四千尘劳,种种习气毛病放不下...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如果你修圣道门,从圣道门的角度, 我们受持...
疑网
【佛学大辞典】
上篇:疑盖无杂 | 下篇:银山铁壁 |
(术语)善恶之业,必引苦乐之果,如天道之自然,故曰业天。儒所谓天道,即佛之业道也。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日...
普贤寺
放光寺
骨人
判释
底沙佛
大佛顶
方摄
六论
静虑无色各有四种
非时食戒释名相
随眠断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悲华经

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
看护比丘,就等于看护佛陀

粥有十利饶益有情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严禁神通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道念若同情念,则成佛已多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