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五浊者,住劫中自人寿二万岁之时为始,初则其浊轻微,渐从时代之变化,而增高其度,在末法浇季之今时,愈益增长,故谓之五浊增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境界与所缘差别】 p1290 俱舍论二卷二页云:境界、所缘、复有何别?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卽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欲勤心观修有二种】 p0988 雑集论十卷六页云:复次欲勤心观修有二种。谓并因缘聚散远离修,不劣不散彼二所依随顺...(杂语)对于今世而言过去未来也。...(名数)新译曰九无间道。旧译曰九无碍道。...(术语)妙法之印玺也。妙法真实,不动不变,故称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达无碍,谓之印,又为证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术语)接取引导人也。观无量寿经曰:以此宝手接引众生。...凡二十卷。善无畏(637~735)讲解,一行(683~727)笔录。又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又经言,见法得法极通达法究竟坚法,越度一切希望疑惑,不假他缘,于大师教余不能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此亦依见...俱舍论卷十三谓诸法之善与不善可由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因素以决定。其中之四种不善,即:(一)胜义不善,谓由...(行事)禅林谓维那之点检也。照为监视之义。拂音弼,辅弼也。敕修清规圣节曰:维那烧香,点汤,照拂。正字通曰:拂...【粗细法】 p1473 瑜伽一百卷十六页云:微着差别故;净秽差别故;势用差别故;应知建立色趣麁细。软等品类、有差别...劝发菩提心文...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印光大师校印本)...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因为物欲横流,当事人甚至会认为...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17.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欲望并不能带来...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那就是时、处、法。 一、什么是...
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是灵岩山寺。从古老的东晋时期,西域而来的智积菩萨开山建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好,各位,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那我记得我们讲到了,凡圣同居土是我们所在的位置,今天我们...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
五浊增时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浊 | 下篇:五谷 |
指人死后二七日(第二个七日)之忌辰。又作以访忌、总分忌。其亲眷于此日为之行追善供养,以祈冥福,并消除业障。据...
境界与所缘差别
欲勤心观修有二种
他世
九无碍道
法印
接引
大日经疏
见法得法极通达法究竟坚法
四种不善
照拂
粗细法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圣严法师:欲望得失
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会再脱下来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