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接取引导人也。观无量寿经曰:“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悉昙字 (n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那、娜、拏。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谓称曩字门,一切法名不...禅宗公案名。即引喻眉、目之关系以问答方式说明佛法,提示禅者应有之态度。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二八上):...(名数)楞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三行空,三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无行空,...【业杂染差别】 p1220 瑜伽五十九卷十一页云:业杂染决择、我今当说。如先所说业杂染义,当知此业、亦由五相建立差...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经名)七十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详说十善业道及生死之过患,地狱等六道之业果,最后说身念处之法。...(一)权,权宜、应机;现,化现。指佛菩萨为普度众生而权巧化现各种形相。与权化、权迹、权者、应现、示现、化现等同...指破除比丘恶欲之四种行法:粪扫衣、乞食、树下坐、身心寂静。又作四良药。与行四依、四圣种之意略同。四分律删补随...(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胜解者,于决定事随所决定印持为体,不可引转为业,随所决定印持者,谓是事必尔非余决了胜解,由胜解故所有胜缘不能...禅林用语。指草率之语、容易之语。谓宗门之要义,非言谈可道尽,故不可以轻率之言语论断之;而学人亦须脚踏实地,亲...(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世间万事有缓急轻重之别,遇到灾难危急之时应取重舍轻,做紧急之事,而非目前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的来进行,才是聪明...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观无量...
《阿弥陀经》讲三种庄严:池水、宫殿、莲华,它的重点在莲华庄严。因为你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受生的第一个处所,是...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二句话:第一个,遍计本空;第二个,依他...问: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正如法师答: 阿弥陀佛,这是古印度的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无量光佛、无量...
阿难尊者他又怎样得到那个好的记忆?佛经上面说了一个故事,有个寺在深山里面,深山里面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沙弥...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然后你要进一步,你要想这个人身...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藏经有什么方法?依循什么次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安法...
接引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采菽氏 | 下篇:接足作礼 |
(衣服)袈裟之异名。远离六尘之义也。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或名袈裟,或名道服,(中略)或名离尘服。...
曩
曹山眉目不识
七空
业杂染差别
离垢眼
正法念经处
权现
四圣行
五种无明
胜解
取次语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估客驼尸

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极乐世界的莲花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如何正确修习大乘的空观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法布施增长智慧
